“呵呵,我這只是僥幸,僥幸而已。對了,老師,溫衷的文章如何?他,他也是能考中舉人的吧?”徐滄謙虛了一句后,又想起李凌來,關心問道。
他這一問,也讓李凌的心中一緊。有些人說話喜歡玩轉折,張儒師可別有這樣的愛好啊,一夸完徐滄,然后把自己的文章貶個一文不值。
看出李凌的緊張,張禾豐又呵呵笑了起來:“怎么,你也會感到慌張嗎?”
“事關前程,晚輩豈能例外。”
“好了,就跟你說實話吧,你的文章我不好判斷。”
李凌提起來的心這時被吊在了半空,那個難受啊:“儒師您這是什么意思?以你的才學還能有看不出文章好壞來的時候嗎?”
“因為你的文章不是用一個好或壞能分辨得出的。你很聰明,又有你老師的幫助,所以很輕易就做到了揚長避短,但這些都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你還善于把其他科舉高手的文章化為己用。若是我沒有看錯的話,光是這篇四書題,你就化用了不下三個人的觀點和文章,并將他們拼接雜糅到了一塊兒,看著確實辭藻華麗,言之有物,但終究是匠氣太重,難稱完美。而更奇怪的是,你文中多用排比氣勢之句,似乎是為了這樣而作,如此看著又多了些古怪。”
聽著對方把自己文章內的問題一一點出,李凌臉上的神色也越發鄭重起來,拜服道:“儒師果然慧眼如炬,把晚輩的文章弊端全部看出來了。如此說來,我回必然落榜了?”
“那倒也不必如此灰心,倘若是老夫當這個主考,你篇文章怕是很難被取中的,不過這回的主考是本省鄭學政,那就另當別論了。我可是見過他不少文章的,他就特別喜好用上排比,還有,你的一些觀點也多與他平日所談相通,再加上你這篇文章表面看起來的華麗圓融,應該是能入其法眼了。”
“呼……”李凌長長舒出一口氣,倘若對方看得不差,自己這回還真就能考上了。
張禾豐似笑非笑地看著面前的兩個年輕人,心里已經多少對他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都說文如其人,兩人也都很好地體現了出來——
徐滄為人踏實,甚至帶了點刻板。其實這樣的人未必適合入官場,最好的歸宿就是進入翰林院專門研究經史子集,那會少了許多麻煩;至于李凌,這是個對科舉或是經義什么的完全沒有敬畏心之人,在他那里,科舉只是他達成目標的手段,但只有這樣的人才真正適應官場啊。
兩種態度,兩種人生,難說誰好誰壞,他只希望這兩個年輕人他日真能成為國之棟梁!
喜歡寒門巨子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寒門巨子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