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三,李凌抵達洛陽;三日后的初五,徐滄也從陸路趕到京師。
因為李凌早一步就讓李通在南門一帶守著,他自然在進城就和李凌在這處宅院匯合。而在看到這處清靜寬敞的宅院后,本已經打算到京城過一段苦日子的徐卓吾都有些恍惚了:“溫衷啊溫衷,你真是叫人難以捉摸啊,居然連在京城都能找到如此上佳的落腳點。”
“哈哈,這不過是僥幸結交了一些朋友,得他們之助才有如此安排。畢竟接下來的會試對你我來說都很是重要,能住好點總是不會錯的。”
李凌這番話也得到了徐滄的認同,他這回完全沒有忸怩推辭,便和隨同的一名張禾豐的下人一道入住宅院。
如此一來,兩人又跟當初在徐州備考鄉試一般經常探討切磋自己對經書文章的種種心得,而這一來,倒是讓李凌獲益不少。因為前幾個月里,徐滄一直跟在張儒師身邊苦讀,有此名師指點,他的學識文章自然大有進益,真正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境地,而他對李凌也沒有半點保留藏私,只要是自己知曉的,便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當兩人一直閉門在家為會試做著最后沖刺時,月兒的日子倒是過得頗為逍遙充實。
李凌既然把妹妹帶來京師自然不可能把她鎖在家中,便讓李莫云帶上銀錢,領了月兒在城中各處游逛,也好增廣小丫頭的見識。把她高興得每天傍晚回來時都能在哥哥面前說上一個多時辰的話,直感嘆自己這回是大開了眼界。
李凌見小丫頭已經徹底忘記了去年姐姐被人搶走的事情,心下也漸漸放寬,只要月兒過得開心,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時間就這么一點點過去,轉眼已是二月十一,離著會試之日只剩兩天,這日早上,李凌叫停了徐滄繼續論文的做法,笑道:“徐兄,你我自來到京城后就沒出過這個院子,今日咱們就不讀書了,放松一下,出去走走,也領略一下我大越京師的風景如何?”
“這個……只剩不到兩日時間了,我以為還是多寫幾篇文章為好,想要游覽京師,會試之后有的是時間……”徐滄卻有自己的想法。
李凌卻搖頭:“哎,總是憋在家里也不是個事兒嘛,圣人都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勞逸結合,才能有更多長進。抽出一天來,讓自己放松一下說不定比一直縮在家中苦讀要有好處得多。”
見李凌如此堅持,徐滄到底不好拒絕,便只能苦笑著點頭應下。而后兩人便聯袂出門,先是在自家所在的這個修仁坊中游逛了一番。
身處內城東邊的修仁坊確實是洛陽城里清貴之所在,這兒的住戶多半都是朝中官員,只看那一塊塊懸于沿街宅邸大門口的牌匾,就可知道各家身份有多么尊貴了,那都是XX侯,XX侍郎,其中最差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宅邸。
而除了這些官員府邸外,東城這邊還座落著不少文人士子的居所,比如太學就在離他們的宅子兩條街的一處清靜的角落里,再兩邊則有不少文館、書店,反正整個修仁坊中都洋溢著文化的氣息。
如此環境,都讓李凌覺著奇怪了,照道理以漕幫那些人的性子是不可能在這兒置辦產業的啊,莫不是他們專為自己才早一步買下的宅院。如此用心,可真要叫自己感到汗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