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之后,兩人對視一眼,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了一句:“這可如何是好?”隨即又相視著笑了起來。
旁的士子書生全都巴不得多參加這樣的聚會,如此廣交朋友,自然對今后大有幫助,哪怕考不上進士,有了這么多同年,未來說不定也能有個不錯的前程呢。
但偏偏他二人卻是異類,他們都不懂這些士林中的規矩交際,畢竟相比于其他人,他們真正崛起也就這么一兩年而已,沒有任何互相之外的交際圈子——李凌其實是有的,但他的朋友不是商人就是江湖中人,那可與士林差得太遠了。
最后,李凌只能輕輕嘆上一聲:“只能到時走一步看一步了……”
……
對所有參加本次會試的考生來說,這幾日正是最輕松愜意的時候,趁著成績尚未出來,大家都可以好好放松,相信自己這科必能考中。
但是在貢院里,那些考官們此刻卻是忙得連睡覺的工夫都沒有了,區區二十來人,就要面對兩萬多份卷子文章,還得在八日內全部看完,評出高下,這工作量實在可以用駭人來形容了。
幾乎所有考官都伏案看文,腰都沒有直起來的時候。可這中間,卻有一個異類,咱們的主考官禮部尚書樊梅生,此刻手中所捧就不是什么考生卷子,而是一本小說——《包公案》。
對于主考官公然摸魚看小說的舉動,一眾考官卻都沒有半點反對的意思,因為這本小說是前兩日由宮里來人送給樊尚書的,只留下一句讓他細品其中真意。
其實樊梅生在接過本書時心里就已經明白了皇帝的心意,顯然本書的作者就在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之中啊,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人選進中試者之中!這是陛下所看重的人才。
或許科舉考試算是千百年來最公平的人才上升通道,但說到底它也是由人來操作,所以只能說是相對公平,卻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平。
在把這書中內容草草過了一遍后,樊梅生已經把握住了作者的一些行文習慣,接下來只要看到這名考生作者的文章,他就能有八成把握將之挑出,然后再放進最后那百來人的名單里去……
喜歡寒門巨子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寒門巨子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