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目光幽幽罩定在跪伏于地的江和身上,半晌后才緩聲道:“江卿還是在怨怪于朕啊。”
“臣不敢!”江和聽到這話頓感心頭一顫,趕緊解釋道,“臣只是深感自己有負陛下重托,這才……”
“江卿你此番雖有失察之錯,但朕卻知道你還是為了我大越社稷,為邊軍將士著想,此乃無心之失,豈能真怪責到你的身上?不過御史臺這些年來職權過重也是事實,此番更是將其中弊端暴露無疑,所以為了朝中穩定,也為了不讓此番之錯再犯,朕才決意裁撤其多余職責,也還希望江卿能夠明白啊。”皇帝當即打斷了他的說話,還做出了一番解釋。
皇帝如此耐心解釋,自然讓江和無法再堅持辭官,只能再次叩首:“陛下苦心臣已盡知,也讓臣深覺惶恐汗顏。陛下說的是,御史臺既然職權過重,自當罷去一些,如此才能更好地為陛下監察百官,臣也愿意繼續為都御史,使陛下無憂。”
“好,你能這么想,朕就放心了。”皇帝輕輕點頭表示贊許,隨后才又把話鋒一轉,“然則你終究犯下過錯,為正綱紀,朕必須小懲大誡,就罰你半年俸祿,并在家中閉門十日,好生思過吧。”
這等懲罰可以說是極輕了,江和當即再度叩首謝恩,至于其他那些御史臺言官,他們的過錯什么的皇帝不作追究,自然要交給他江總憲到時自己處理了。
然后,皇帝又把目光落向了李凌與一干戶部官員身上:“李凌,你等這段時日用心辦差,卻又遭人誤解,確實是受了委屈。此事朕已記下,此番就好生回去將養著,莫要因此就怨怪朝廷,你們的功勞,朝廷也是不會忘記的。”
“臣領旨,臣等不敢有半點怨尤!”李凌當即代表眾人開口回話,其他人也不覺著他這么做有什么不妥,畢竟這次吃苦頭的是他,扭轉乾坤的也是他,所以最后出風頭的自然也是他了。
只有陸佑,此刻若有所思地看看李凌,又偷眼打量邊侍郎,這其中的玄機真不好說啊。畢竟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當日的戶部賬目公文里,可是寫得明明白白,是要從湖廣調糧北上的,怎么最后卻變成這樣了?而且,侍郎大人看著也明顯心事重重,看李凌的眼神都很不對了。
但他終究只是個小人物,自不敢多作深究,只有些嘆服地又深深看了眼李凌,不知這個年輕人到底哪來的膽子,竟敢如此在朝廷大事上翻云覆雨!
如此,此事總算是有了個結果,群臣便紛紛再度拜倒,口稱“陛下圣明”,這才在皇帝的允準下,慢慢退出殿去。而看著李凌因為身上的傷勢一步步艱難往外挪動著,皇帝又看了眼身邊內侍,吩咐道:“韋棠,去備一輛車子,送李凌回府吧。李凌,回去后仔細將養著,把傷養好再回戶部不遲,朕將來可還要好生用你呢,可別落下病根了。”
“臣……叩謝陛下隆恩。”李凌忙再度轉身拜謝,其他人則個個面色變幻,拿余光瞄了李凌一眼后,才各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