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嘩眾取寵,只為博人眼球的題目放到后世都被某些標題黨給用濫了,再有人用,一般人都會嗤之以鼻,然后直接避過不看。可這放在幾百年前,卻是那樣的新鮮,那樣的奪人眼球,即便是自詡清高的葉清,也在看到題目一怔后迅速往下看去,只想知道這文章到底說的什么。
“今有戶部侍郎邊某,雖平日道貌岸然,實則多年以來已犯下了累累罪行,稱其為衣冠禽獸都不為過。今筆者以天下正道,本朝律法為己任,特此披露:
“顯隆九年,邊某尚未考中進士,在家中已有妻兒,卻因貪慕朝中某位高官的權勢而拋妻棄子,另攀高枝,由此方才得以高中二甲第三,進入朝堂。而當其妻兒尋到洛陽時,竟被他指使無賴人等多處阻撓,最終不知所蹤。直到兩年后,才有人發現這一對苦命母子竟已陳尸荒郊。
“顯隆十五年,時邊某剛自外放回京,任戶部員外郎,卻因其一時疏忽,導致江南賬目出現極大謬誤。當時,是其上司,郎中李巍保下了他,認為他年輕不足,才有此疏漏。不料,其人不但不思感激,反倒趁機將罪過推到了李巍頭上,致使李郎中被貶出京,最終病死嶺南。而邊某卻趁機得以高升,頂替郎中一職。
“顯隆二十二年,邊某又有兄弟在家鄉犯事,毆傷人命。其人不但不思大義滅親,反倒以權相壓,迫使地方官員不得不將案子重審,斷了其弟邊有道一個自衛傷人……”
曝光在報紙上關于邊侍郎的罪行可不止區區三條,后面還有他仗勢侵吞他人田宅,強行把幾個女子娶進家門之類的事情。每一樁事情都有著確切的時間,以及受害者的身份甚至姓名什么的,直把葉清給看了個目瞪口呆,只覺自己這一年多看下來的報紙內容都遠沒有今日這一篇文章來得刺激啊。
而到了最后,文中則點明了發表此文的用意所在:
“凡此種種,邊某所犯之罪委實駭人聽聞,然其每次皆能靠著有人相助而得以脫身,實在是我大越法司之過失。本人雖無力為那些受其侵害之無辜主持公道,然則亦有一腔熱血,誓要披露戶部侍郎邊某之種種罪行,使天下人共唾棄之!”
這是真敢寫啊,雖然這篇文章并沒有把邊侍郎的大名寫出來,但任誰都知道這是完全指著如今的戶部侍郎邊學道的鼻子在叫罵了啊。而且,那些個被害者的名字,還有他弟弟邊有道的名字也寫得明明白白,這就完全的欲蓋彌彰了。
再看這文章作者的名字,又讓葉清身子一震——逍遙子!這不正是那個寫了一部半小說,然后就突然不見的“死太監”嗎?他怎么就突然又蹦出來寫這么份幾同于宣戰檄文般的文章了?
而且,這縱橫報的人是瘋了吧,居然真就敢把這樣把一個朝廷高官往死里得罪的文章給發了出來?他們是真不想在洛陽繼續賺錢了嗎?
不過很快地,葉清又明白了過來,這個逍遙子顯然就是縱橫報的幕后東家了,而他所以這么做,自是為了對付邊侍郎啊。想來以如今縱橫報的影響力,用不了半日,京城就會有數以萬計的百姓知道邊侍郎曾做下這許多的惡事,民間議論一起,即便他是高高在上的侍郎高官,怕也頂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