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皺了下眉頭:“那兩地兵備本就不足,和他們之前的陰謀可無必然聯系啊。”
“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就想到了第二處,揚州一帶的某處縣城。只不過那邊固然重要,還是漕河所經之重地,但也正因如此,守備兵力也是最多的,他們未必有膽子敢在那邊鬧事。
“至于這第三處,就是松江府下的華亭縣了。”
當今皇帝固然勵精圖治,即便這個歲數了也未有荒廢朝政,可是當陸縝提到這個小縣城的名稱時,他還是感到了一陣陌生。這座小城固然有所聽聞,但對他來說,卻沒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了。所以在沉默片刻后,他又問了一句:“那華亭縣有何特殊?”
“這華亭縣乃是松江府下一座不起眼的小縣城,但因靠海,倒是有些商貿生意,如此才發展成一座中等縣城。而它所處位置正在江南北邊,是直通中原的關鍵之所,若真有變,其影響自然不小。但因為平時不被官府重視,當地守備力量卻是薄弱得很。”
那不和金華等地有些相似了嗎?皇帝剛想問這么一句,陸縝又補充道:“而相比于浙地幾處,這華亭因為海上貿易的關系,府庫囤積卻是頗為豐盛,一旦真為賊人所得,必然讓他們實力大增。
“陛下,其實這些都還不是最關鍵的,最要緊的一點在于,兩年前,華亭縣令突然在任上暴斃,直到今日尚未查明真相……”
“還有這等事情?”皇帝臉色立刻就是一陰,“當地官府都在做什么?還有刑部等衙門,都不曾派人查辦嗎?”
“陛下息怒,此事實在蹊蹺得很,無論是當地官員,還是朝廷派出的專員,都只查到那前任的華亭縣令是被蛇毒所害,但據當地許多人所言,這是意外,并無人為跡象,所以最終不了了之……
“不過臣在翻閱過相關卷宗后,依舊覺著此事藏有蹊蹺。而且更怪的是,如今的華亭縣令卻是當初的縣丞直接提拔,他在當地已為官超過十年,這本身就不合本朝規矩!”
以大越的任官規矩,地方官都是三年一任,三任之后是必然要離開的。可這位繼任的華亭縣令,因為之前是縣丞,后來又變成縣令的關系,反而鉆了空子,成為在當地一干十多年的地頭蛇般的官員。
對此,陸縝自然不會容忍,所以便想到了把李凌安排到華亭,既頂掉對方,同時也可順勢查一查當地有沒有異樣,堪稱一舉兩得。
皇帝在略作沉吟后,也不禁點頭表示贊同:“這華亭縣倒是不錯的選擇,其他愛卿可有別的主意嗎?”
“臣等以為外放李凌任華亭縣令確是明智之選!”其他一些臣子紛紛出聲附和,有人是因為這決定就是他和陸縝探討出來的,也有人則是隨大流,此事本就與己無關,自然不想多花心思了。
“既如此,那就這么定了!”皇帝最后拍板,金口一開,李凌的外放之事也就徹底敲定了。
接下來,就是頒布旨意,再由吏部做出相應的官員調動安排,發送官誥什么的身份證明了。這一套東西要放平時,做下來沒個一兩月,官員自己不跑幾趟吏部,給相關人等送上一筆孝敬,事情是絕對辦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