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轉動,李凌已徹底絕了辭官脫身的念頭,那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更慘。所以說到底,只剩下迎難而上這一條路可走了!
李凌的目光在這一刻重新變得堅毅,突然看向愁眉不展,憂心忡忡的魏梁:“老師……”
“嗯?你可是有了對策?”魏梁感受到他整個人狀態上的變化,精神也為之一振,急忙問道。
“對策并沒有,要說有,也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此而已。學生不過是想到了一個道理,我等寒窗十載,入朝為官到底為的什么?”
魏梁有些不解地看著自己學生,這時候怎突然說起大道理來了?或許以前他也會用這些道理來激勵鞭策自己,可隨著在官場中不斷經歷了解,一些往日的稚嫩看法早已被磨沒了。而自己這個學生,在魏梁看來,從來就不是個喜歡講大道理的人。
可偏偏這一回,李凌卻說出了魏梁以往所認定的為人處事的大道:“我們為官,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家人,而是為了這天下蒼生,為了這江山社稷!
“百多年前,有宋之大儒,關西張橫渠曾言說,我輩之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李凌雖比不得前賢古人,做不到這四句中的所有,但只求為生民立命,讓我江南百姓,讓我揚州百姓能過上一點好日子,便足夠了!
“所以,這揚州知府,我當定了,稅賦之事,我也會盡我所能去辦到,哪怕因此會得罪陸家及其背后之人,也在所不惜!”
這一刻的李凌顯得格外鄭重,這一刻的李凌在魏梁的眼中,也有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光芒和氣度,讓他都因此自慚形穢,半晌后,才喃喃道:“溫衷,壯哉!”
不過在感慨后,他還是不無擔憂:“你真打定主意,覺著自己能辦成此事?”
“事在人為。老師,我在西南曾說過一句話,什么陰謀詭計,在堂堂之師面前都不過是小道而已。雖然現在到了江南,但道理是一樣的,再多詭詐,再多門道,在我堂堂大勢之下,也得俯首稱臣!”
“說得好,倒是我有些小家子氣了。來,我敬你一杯,愿你此去揚州,旗開得勝,咱們師生他日在此,把酒再言凱旋!”魏梁的豪氣也被李凌給點燃了,當即倒酒舉杯,敬了李凌。
隨著兩只酒杯輕輕碰在一起,李凌決心大定,再無半點猶豫。
……
兩日后,蘇地各府知府悉數趕到金陵,他們也跟之前那些縣令一樣,被請到巡撫衙門,見了聞銘,并從其口中獲知了確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