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扶起幾個老人,卻發現其他人并沒有站起來的意思后,李凌有些為難,被這許多人跪著磕頭他也不自在啊。眉頭一皺間,便有了想法:“各位,你們這是在讓李凌感到愧疚嗎?我知道就這樣不顧你等離開有負大家對我的信任,若是大家真不想我離開,本官便抗一次命,繼續當這華亭縣令,如何?”
這幾句話一說,果然起了作用,那些本來還想再跪下磕頭的老人一聽,趕緊勸道:“大人不要……我等知道大人已經為我華亭做了許多,我們不能再耽誤您的前程了。”
“各位鄉親,大家也都起來吧,不要再讓大人感到為難了……”
隨著這一番呼吁,那些跪地叩首的百姓才慢慢起身,看著李凌的目光中依然充滿了留戀,但再沒有人說希望他能留下了。
直到這時,李凌才松了口氣,一面牽馬慢慢向前,一面口中道:“鄉親們對我李凌的拳拳心意,我已盡知……雖然今日我離開了華亭,雖然我在此不過區區數月,但我的心會永遠與你們在一起,以后你們有了什么難處,也可以找人通知于我,只要我能幫到的,一定不會推辭。”
在又是一番不舍與惜別后,李凌終于從人群走走了出來,雖然后方眾人依然緊緊跟隨,但終究沒有人再作阻撓,任他輕易翻上馬背,提著韁繩便要離開。
當此之時,突然前方又跑出來幾個老人,大叫著:“李縣令還請慢走……”一邊說著,他們一邊用力舉起了手中一把大大的雨傘,奮力沖到了李凌面前,把傘往他身前送去:“大人啊,這是我華亭縣上下人等加緊趕制出來的,還請您不要嫌棄……”
說話間,旁邊已有人幫著用力一撐,嘩啦一下,便把這傘給徹底打開了。
還別說,這傘真夠大的,放后世都快可以放沙灘上遮蔭休息了,只是傘的材質過于尋常,傘骨是用的竹子,傘面則是尋常油布,而且還由多種顏色的布拼湊而成,看著實在有些花里胡哨。
李凌只一愣,便明白了這傘的意義——萬民傘,這就是傳說中地方百姓對一個離任官員最好的禮敬。那一塊塊布都是城中各戶人家所出,意味著滿城百姓對他的敬意與留戀。
這讓李凌再次動容,趕緊下馬,雙手接過這碩大的雨傘:“多謝各位鄉親的厚愛。我李凌,真是何德何能,能讓大家以萬民傘相贈……”
“大人為我們做了這么多事情,我等小民無以為報,也只能送上一把小小雨傘,好讓大人使之遮陽擋雨。”那送傘的老人滿臉動情地說道。
李凌再度拜謝,這才把傘收攏,交給身后看呆了的李莫云收起來。以他現在的騎術,可不好真拿了這么大個家伙趕路。
又是一番致辭后,李凌再度上馬。他覺著該說的都說了,連萬民傘都已經送過,向來百姓們當不可能再有其他舉動,自己已可離開,便要一振韁繩再走。
不料這時,又幾個青壯男子突然跑了上來,一把攔在他的馬前,大叫道:“大人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