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臣子這下是徹底傻眼了,陸縝這番表態,不但把自己拔高到了一心為國的程度,也將他們架到了火上。若是附和,后果剛才已說,可要再反對,有陸縝的忠心作為對比,他們的反對就成不分輕重,只為一己謀私了,在皇帝心里必然留下極其不好的印象。
也在這時,王晗陡然明白了陸縝為何要作此選擇。因為他是江南人氏,因為陸家乃九姓之首,所以他必須贊同此番的重修民冊。
因為此奏表乃是聞銘明送入政事堂,之前必然經了多人之手,他們這些重臣固然現在才知曉其事,但外頭,卻必然有不少人看過,甚至有所傳播了。以此事之大,必然將成京中官員議論的焦點。
而一旦此事受到君臣的一致反對,這些議論就會更多地偏到陸縝的身上,因為誰都知道他家在江南的情況,如此便會懷疑他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才借權勢壓下的如此利國利民的大事的。
倘若沒有羅天教這一借口,大家或許還不會深究,可有了此一點,尤其是在知道金陵都差點被羅天教逆賊攻陷,使朝廷的錢糧差點被他們劫奪后,恐怕滿朝官員都會一力支持清查江南,重編民冊了。畢竟對絕大多數官員來說,自己的那點問題比起江南大亂來,真算不得什么,特別是當此事還沒成真時,大家更會站在道德高點,指摘陸縝因私廢公了。
王晗甚至想著,到那時,自己都可能借此攻訐這個朝中大敵,然后皇帝心里怕也會有不滿,從而在其他事情上對陸縝出手。
所以仔細看來,陸縝做此決定才是對他最有利的,而隨著他這一退,這口鍋可就落到他王晗頭頂上了……
想明白其中利害,王晗猛一個激靈,也當即改口:“陸相高義,實在叫人心生敬佩。陛下,臣也以為此事該當準行,還江南一個朗朗乾坤!”
隨著兩位宰相表態,其他人也都先后明白過來。能站在這兒的,誰也不是傻子,個個精明,最是懂得進退得失,當下也全都改口,表示支持在江南重修民冊。
皇帝這時也從一開始的錯愕中反應過來,似笑非笑地看著陸縝:“既然諸位卿家都認為此事當行,朕自當允準。不過其中細節,還需要你等一同把關,不能真讓江南再生亂子。陸卿,此事就由你為首,聯合戶部及工部兩大衙門一塊兒選出能吏來,派往江南協助聞銘辦成此大事吧。”
“陛下圣明,臣遵旨。”陸縝稍微愣了下后,還是下拜領旨。
隨著這一件大事徹底敲定,今日的朝會也到了尾聲,韋棠又代皇帝問了眾人一句:“諸位可還有事奏嗎?”
群臣卻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一個個都閉口肅立,片刻后,皇帝一點頭,韋棠才又長喝一聲:“退朝——!”
再度行禮叩拜,群臣才緩緩退出殿去,可就在陸縝要出門時,皇帝卻叫了一聲:“陸卿且先留步。”皇帝叫停臣子,私下奏對也是經常的事情,大家自然也不覺奇怪,連腳步都未見停的,便退出殿去。
直到殿內就剩他君臣二人,皇帝才緩緩起身,從御案后繞了出來,笑吟吟地看著陸縝:“此事很讓你為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