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內容對江南來說可是極其嚴重,就在數日前,京城有欽差直入金陵,下旨意免去了聞銘江南巡撫一職,著其在半月內入京,聽候下一步的發落。
雖然聞銘之前提出的重編民冊的政策不得謝家之心,可當知道他居然落得如此結果后,謝文若還是感慨不已,連聲嘆息:“可惜了。聞銘他是個好官,有才學,也有操守,雖然為人操切剛愎了些,但對我江南來說,也是少有的好官了。
“奈何啊,一步錯,便再無彌補的可能。他得罪太多人了,即便我們無心與之為敵,這朝野之間,也有的是不想讓他胡來之人。這樣,你去準備些禮物,盡快送去金陵,就算是我謝家對他的最后一點心意吧。”
“是,我待會兒就去辦。”謝文彬點點頭,遲疑了一下,才又道,“那個家主,李知府那里可需要通知一聲嗎?聽說前段時日他與聞巡撫走得可是很近,而且重編民冊一事,他也挺上心的……”
“這也是個好官,有他任知府,是我揚州之福。就跟他說一聲吧,再提醒他一句,不要因此亂了陣腳,胡亂為人開脫說話,不然后果難料。”謝文若說了一句,擺擺手,示意自己兄弟這就去把事情給安排了。
謝文彬不敢怠慢,當即就命人去給府衙送信,然后再親自去了自家的庫房里,挑了幾件適合的書畫文玩什么的,打算送去金陵,為巡撫大人餞行。
小半個時辰后,揚州府衙前,謝陸兩家的管事幾乎同時來到,互相一看,便立馬猜到了大家是因一件事而來,便稍作客氣,向門前守衛報出身份,求見知府大人。
進入三月,一切好轉后的府衙便清閑了下來。尤其是作為知府的李凌,更沒有了往日的忙碌,許多公務都可以交由楚濂這樣的下屬來做,他只須最后審查一下,便可讓諸多事務在揚州府境內推行。
相比于當初事必躬親的縣令,這知府可要悠閑太多了,他都能經常抽空帶了新婚的妻子和妹妹跑到外間游逛,暢游揚州這一方水土,領略古之詩人們筆下的那些美景了。
本來李凌還有心在此任上再為朝廷,為揚州百姓做一番大事。但隨著朝中有變,重編民冊之事被緊急叫停,連巡撫大人都對此束手無策后,他也就索性放開了心懷,讓自己過得舒心些了事。
因昨日才剛游船于瘦西湖上,大家都有些乏了,李凌今日就沒有出門,隨意坐在廳內,構思著新一卷的包公案的內容——是的,閑來無事,他又開始打算續寫一卷包公案了。
因為這一來,新的縱橫報在江南發行,總要有個吸引人的東西才行,而之前的那些故事,其實已經多有翻版盜版流傳,再登報也沒什么用了,還不如創作個新案件呢;二來,京城那邊,懷王也于年后來信催稿,這讓李凌也不得不抽空寫作,誰讓這催更的讀者身份不一般呢,說不定背后還有皇帝呢。
想來自己這拖更作者也算獨一份兒的存在了,不光催更讀者厲害,拖稿本事也是一絕,這包公案都快成年更小說了。
想到這兒,李凌的嘴角又是一勾,露出了一絲微笑來。但隨著一陣腳步到了門前,他的笑容便是一斂:“有什么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