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發展至今,咱們書局已經很難再進一步了,甚至我們都按照兩淮那邊的縱橫書店的做法在前邊弄出了新的花樣,可這效果依然寥寥啊。只怕今年之后,我們書局的收入就沒法再有太大增長了。”
這一提之下,其他人也紛紛跟進,也都憂心忡忡地道出了自家的顧慮:“是啊東家,如今我縱橫報在京城每月都能賣出去將近二十萬份,但到此之后,就很難往上長了。反倒是隨著我們不斷把生意做大,其他書局又開始跟著我們辦起了相似的報紙,即便現在還構不成威脅,但影響多少有點,他們還會跟我們搶廣告客戶,委實難辦啊。”
李凌靜靜地聽著,也明白這是任何一個產業走到一定程度后的天花板問題。京城確實夠大,人口夠多,但是終歸也有個極限。現在縱橫報每旬一出,也就是七八萬份銷量,分到全城,就是每二十多人中有一個買報的,這么算其實覆蓋率已經相當之廣了。
刨除那些不識字或是家貧無余錢的,甚至都有將近一半,甚至更多的京城百姓會買縱橫報看了。要想再進一步,只靠原來那些手段明顯不成,畢竟任何作品都有個目標受眾,報紙又不是真金白銀,可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的。
沉吟了一陣后,李凌才笑道:“你們不要只把眼光落在京城一地嘛,完全可以將我們縱橫報的受眾往更遠處擴散。不瞞你們說,這兩年在江南,我也開辦了縱橫報,那邊的情況也相當不錯。
“同理,京城之外,北方各處大小城池,也可以到那里去開設書店,販賣報紙,如此咱們的生意不就又有新的增長點了?”
李凌這話讓眾人紛紛點頭:“東家說的是,其實這一點我們也曾說起過,不過這么一來,前期還是得投入不少銀子。而且,相比于京城,外頭那些縣城府城讀書識字的人可沒那么多,利潤不會太高,想要回本都可能需要一兩年……”
這倒是實話,京城和江南可以說是整個大越天下文風最盛的地方了,所以在這兩地辦報自然容易成功賺錢。可是,若放到這兩地之外的小地方,像還算富庶的兩淮倒好說,可北方更窮的地方,尋常百姓家貧又不識字,報紙想賣出去可就太難了。
李凌笑了一下,搖頭道:“各位不要只關注眼前,做生意也得把眼光放長遠些。咱們的縱橫報不光是要用來賺錢,更是一種品牌,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把報紙發遍整個大越天下,最好連更北方的鬼戎人都能讀我們的縱橫報,哪怕只有一兩人呢。如此,咱們書局才真正做到名揚天下,那將來想做什么買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眾人立馬就被李凌如此大的理想和格局給震到了,全都愣怔了一下,然后才紛紛稱是,連連贊嘆。
李凌看得出來,他們其實并沒有完全領會自己的意圖,只是因為自己是東家,才不得不捧場。但不要緊,只要他們真照自己的意思做了,將來成果出來,自然也就能明白了。
當然,這還不夠解決問題的,所以他又繼續道:“其實要讓我們書局再進一步還有一些更簡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