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消息被李凌所知時,他都忍不住被氣笑了:“這些家伙還真能睜眼說瞎話啊,你覺著這等說法能騙過天下人的眼睛嗎,真當大家都是傻子不成?”
面前的呂振有些無奈地看著他,卻不好接話:你現在是破罐破摔無所謂了,我可不敢在背后議論皇家之事啊……
哦對了,關于李凌他們的安排,對朝廷來說就顯得格外糾結了。
從結果來看,李凌他們自然是有功的,但是,真計較起來,他們其實也犯下了大錯,別的不說,那鬧秋決法場一事,放在朝堂上就是大過錯。
你們既然早查到了許多線索,那早稟報啊,也好讓朝廷能順順當當把案子給給查明白了,還少了后續的許多麻煩呢。現在,你們倒是成英雄了,卻把朝廷給架到了火上烤,這罪過自然不小。
當然,朝中那些官僚們是很輕易就把一個最大的可能給忽略掉了——要是早幾日把事情給奏上去,恐怕以朝廷君臣的那點習慣,必然會把事情徹底掩蓋,到最后,該死不該死的,冤枉不冤枉的,都還得死!事實上,要不是李凌把事情完全鬧大,就是皇帝,也不可能真為那幾個替罪羊平反,因為在這些大人物眼中,幾個小民的性命,完全就是不值一提啊。
所以在朝中君臣看來,李凌幾人,有功,過也不小,而皇帝一時間又沒想好如何處置,所以最后只能先來個冷處理了——有官職的,全部停職,閉門自省。
孫璧和蕭承志被軟禁在了自己府邸中,徐滄也受到一定牽連,暫時不得出門,至于李凌和萬申吉,則索性被關到了皇城司中監禁了起來。只等皇帝做出最后決定后,再看著如何處置他們。
一般官員要是被關進了皇城司,那真就是不死也得脫層皮,可李凌卻完全不同,說是監禁,在此卻是連軟禁都算不上,清靜的小院住著,好吃好喝供著,外面的消息也能隨時知道,還不用花錢,不要太舒服。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能離開皇城司,只能等著皇帝最后定性。
而呂振,便是把外間之事轉告于他的人了,兩人間的關系,現在倒是真像朋友了。
看著他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呂振都不知該如何反應才好了。半晌才好奇道:“你就不擔心自己的處境嗎?”
“擔心啊,這次的事情鬧得如此之大,一旦陛下真動了怒,我可就徹底完了。”這廝說著,又喝了口茶,搖搖頭,“你這茶不成啊,沒我在揚州時喝的好,下次給你帶點好的來。”
你這像是擔心的樣子嗎?呂振真個無語了,完全是沒把此事放心上啊。不過他也能理解,事到如今,一切都不以李凌的意志為轉移,所以輕松也是過,懊悔也是過,那還不如輕松地過呢。
“對了,現在永王那邊是個什么說法?”李凌終于提到了個靠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