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與懷王的關系確實挺緊密的,京城里的縱橫書局就有一份對方的股份,也正是有他作為靠山,縱橫書局才能在短短時日里崛起,成為京城書局行業的魁首,其他書局還拿它沒有半點法子。
而這個懷王在李凌看來更是一個妙人,當初本可以競爭一下皇位,結果卻主動退出,然后當如今的皇帝繼位想要重用他時,他又再度退讓,最后只愿意當一個無權無勢,逍遙自在的閑散王爺。
這樣的人在皇家諸多有著野心的子嗣里實在算得上是異類了,可仔細想想,這又是一個極其明智的選擇。正因為他的退讓,使當今皇帝對他只有兄弟之情而無猜忌,所以當其他同輩的王爺們都被趕出京城,于某地做個無名的王爺時,懷王卻安安穩穩地留在了洛陽,過得相當滋潤,還能開起一座歸海居來。
而且據說,他對皇帝的影響還是相當之大,只要是懷王向皇帝舉薦之人,幾乎都能在朝中擁有一定的職權——比如參知政事唐千文就是其中代表——這也是他兄弟二人關系極好的表現了。
今日,懷王在歸海居中設宴,李凌自然不敢推辭,臨近中午,便趕了過去。
這次歸海居內并沒有什么辯論,所以倒是顯得頗為清靜,只是李凌二人喝酒的地方卻稍顯嘈雜,因為他們是憑窗對飲,下方便是車水馬龍,人流不絕的長街了。
“怎么樣,近來過得可好嗎?”孫普笑著問李凌。
李凌也笑著作答:“托王爺的福,這段日子在下過得挺自在的。不瞞王爺,之前幾年,在京城、西南和江南不斷折騰,雖然做成了一些事,卻也讓我困頓不已,總覺著什么時候都可能要倒下去了。現在多好,無職權在身,逍遙自在。”
“呵呵,逍遙自在,說得好啊。說實在的,這天底下有太多庸人就是不懂得逍遙的好處,非要一頭栽進那名利場中,到頭來不但不得自在,反而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給搭進去。”
兩人說話投機,便一起舉杯碰了個。不過隨后,懷王還是感嘆地道:“不過你終究還是年輕啊,都沒到三十呢,居然就打算淡出官場了?這是不是太早了些?”
“王爺這話說的,想不想當官和能不能完全是兩回事。這次之事鬧得不小,陛下也因此怪責于我,我真不覺著自己還有機會再回朝堂了。”李凌笑了下道。
“呵呵,事在人為嘛,有些變化來時,誰又說得準呢?你覺著這兒如何?”
“歸海居地處京城最繁華的一塊,自然是極好的。”李凌有些意外于對方的突然轉換話題,但還是隨口回道。
“不,我不是指整個歸海居,而是指這兒,你我所坐的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