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在被定作北疆一帶的大糧倉后,人口往來的數量就比之前要多出一倍來,就連常住于此的商人、百姓和軍將都多了五成往上,使這兒成為了不在幽云等北疆大城之下的重要城池。
而正所謂人多嘴雜,一旦各式各樣的人多了,各種真的假的說法也就自然醞釀傳播,而只要不是真關系到前線戰事,本地官府對這樣的流言也多是睜只眼閉只眼,任由百姓們去猜去想。
之前一兩月里,這兒流傳最多的還是關于前線戰事的說法,比如昨日某位將軍英勇奮戰殺敵多少,前日某支軍隊攻克某城;又或是一直未曾拿下的云州城之戰現在又是怎一副光景,反正各種說法都有,但更多的還是表現得很樂觀。
可是,就在這兩三日里,新的流言便在豐州城各處擴散了開來,而且內容可要比前線戰事帶勁得多了——
某座小小的酒肆中,幾名酒客正把都湊到一處,小聲嘀咕著打聽到的流言:
“你們可聽說了嗎,那位李大人可了不得,年紀輕輕就已當上了朝廷的四品高官,而且他還是寒門出身,是靠自己通過科舉考試一步步走到今日的。”
“是啊,都說寒門出不了貴子,這位李大人不正好就是個貴人嗎?可就因為如此,他便成了不少權貴人物的眼中釘了,聽說他在京城時就沒少被人算計陷害呢。不過他也是星宿下凡,居然把那些陰謀陷阱全給破了,不但毫發無傷,還因此步步高升呢。”
“我也聽說了,說是之前京城里出了一樁冤案,牽涉到了永王。永王你們知道吧?那可是當今皇帝的兒子啊,然后你們猜怎么著,李大人居然不顧他身份就給揭發了,還告了御狀,直接讓皇帝把永王的官職都給罷了。要不是人家是父子,說不得連永王的性命都保不住。”
“哎,你這都是小事了,永王算得什么?太子,那才是權貴中最厲害的人物,然后他居然也想要對李大人下手!”
“此話當真?”
“我騙你做什么?這可是我在糧倉那邊的兄弟親口跟我說的,當時還有不少人看著了呢。就五天前吧,糧倉邊上的軍營轅門前,李大人居然就被推了出來,那里的一個官兒居然就要不問青紅皂白地殺了他,那時刀都舉起來了。你們說,要是你們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等死唄。”
“我可不等死,好歹要拼一把……呃,我是說叫上兩句十八年后還是一條好漢。”
這位的話引得眾人一陣哄笑,但隨即,大家又把目光落到了消息人氏身上:“快說快說,李大人是怎么躲過這一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