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李凌點點頭,“錢糧都清點過了嗎?”
“清點了一遍,看著應該無誤。”
“走,去隨便看看。”李凌也不客氣,當即來到一座庫房前,自有人為他開門,露出里邊堆積如山的糧食包來。李凌的目光在這些糧袋上來回掃視了一圈,這才指著其中一袋:“那邊放的是什么?”
“回大人,是麥粒。”
“取出來看看。”
這些都是尋常收糧后抽查的常規套路了,自然有下屬應命而上,拿出一個頭上帶尖的竹筒,唰一下直插入袋面半截,再往下一動,有人取過盆子一接,金燦燦的麥粒就流入盆中,看著成色,顯然是新收的糧食了。
在接過盆子看了幾眼后,李凌點頭,又指著另一邊角落里中間位置的糧食袋子,又說了剛才一樣的話。
如是者,抽查了足有五六袋糧食,李凌才滿意點頭,離開了這一間糧倉,轉而又去了下一間囤放了江南糧食的庫房。
相比于其他案頭工作,這等抽查之事才是最浪費時間和麻煩的。但即便如此,李凌只要有空,就會親自來看看,畢竟事關國庫大事,他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啊。
就這樣,花了半個多時辰,連查了四五座庫房,都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后,他才笑著點頭:“不錯,大家差事都辦得不錯。”
眾人聞言,也都露出了放松的笑容來,立馬就有人奉承了自家大人幾句,說什么都是大人指導有方,我等不過是聽命辦事云云……只要糧食沒問題,那接下來的銀錢和布帛等物的倉儲情況就更不可能出現什么差錯了。
畢竟相比后兩者,糧食才是更容易做手腳,來個以次充好的。銀子和銅錢什么的,都是能一眼瞧見真偽,而且也沒個好壞之別。
但即便如此,李凌也沒有放松,依舊又往那幾處庫房去,先看那些布帛的優劣成色,確認不存在問題后,才終于來到最后那幾間存放了銀兩和銅錢的所在。
大越朝中收稅分作實物和錢財,實物多半都以糧食為主,而錢財則分為三種,一是銀子,二是銅錢,三便是布帛了。像江南這樣盛產絲綢的地方,布帛也是占了數成稅收的,倒是銅錢這一項,隨著如今大越日漸流行銀兩,倒是越來越少送到京城來了。
但每年還是有相當一批的銅錢被送入國庫,其數量達到幾十萬貫之多,也就是幾億文,堆在一起,那也是相當之可觀了。
不過這銅錢的模樣看著卻頗為丑陋,黑黝黝的,完全不像銀子或糧食那般喜人。畢竟用銅鉛等合金鑄造出來的銅錢是很容易就氧化變色,再加上不斷于市面上流通,被無數人用手摸過,自然也就留下了諸多痕跡。尤其是那些本朝百年來發行的舊銅錢,更是多半都黑乎乎的,快連到底是哪朝所鑄都要瞧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