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的蟄伏,直到這次他們才得以再敢一回大事,結果卻是如此草草收場,這實在太叫人無法接受了。
但趙無憂卻在掃過他們后正色道:“就是如此,我們已經無法再承受一次大的打擊了……”說這話時,他的心中也滿是苦澀,因為今日之圣教與多年前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想當初,在晃叔,在其他長老護法都還在時,圣教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那時的他們內可蠱惑天下民心,即便是在富庶的江南,都可以借一場災情便引發一次暴-亂,攻城略地,破壞無數;而在外,還有鬼戎各部可為他們所用,一番安排下,幾十鬼戎鐵騎直殺南下,席卷越國北疆,給足朝廷壓力。
可是,在一次次的失敗后,圣教卻是元氣大傷,到了今日,真就成了只能于暗中搞些陰謀詭計的小幫會了。
羅天教的元氣大傷可不單在于那些高手謀主的相繼被除,更要命的,在于在那一場場的失利中,能忠心聽用,不惜性命的教眾也在快速減少。他們中的一部分是因為那些戰斗失利而當場戰死,但更多的,還是因為局勢的轉變,讓他們看清了現實,從而早早抽身而退。
尤其是在幾年前,兩大長老被朝廷捉拿后明正典刑,這一打擊更是極其沉重。哪怕還有趙無憂這個教主在位,許多教眾還是迅速斬斷了和圣教的聯系。這既是對圣教未來的悲觀,更是對趙無憂這個半道上位的教主的輕視,因為在這些尋常教眾眼中,從來只有幾位長老和護法,至于教主,那不過就是個傀儡泥塑而已。
想明白這一切的趙無憂很是憤怒,也想過要重新振作,讓那些叛徒知道圣教還是能在自己的手上重新崛起的……奈何之后的天下大勢卻告訴他,再多的理想,也是無力改變一切的。
尤其是當孫璧繼位,在朝中推行新官法,使官吏大受約束,百姓日子漸漸好過后,羅天教就更難吸納到可用之人入教了。
就這樣,羅天教舊人離散,新人難來,實力自然是每況愈下。趙無憂的蟄伏待機,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他們已經遭受不了更多的打擊了。這次也是一樣,眼見事不可為,他首先想到的還是保全自身實力,以待他日。
眼見他如此確認,面前兩名下屬卻還是為難道:“可是教主,京城那邊我們該如何交代?”
“是啊教主,這一計本來就是那些人幫我們設下的,一旦此時我們抽身退縮,他們恐怕不會接受吧?要是惹惱了他們,他們可是掌握了我們不少具體情報的,就連一些隱秘的藏身所在,以及各地分舵,他們都……”
這就是趙無憂的悲哀所在了,他這個教主雖然名義上是一教之主,可實際上威信卻是遠沒法和當初的趙成晃等人相比的。不光對內如此,對外也是一樣。
要是換了趙成晃等人,在自己做下決定時,哪個還敢如此反對?可現在,他都明確表態了,這幾個親近下屬卻還是想要反駁。至于和他們合作的人,顯然如今勢力也不在羅天教之下,一旦翻臉,后果也不是他們能承受了。
怒上加怒的趙無憂臉色泛青,幾乎要發作出來。但最終還是吐出一口濁氣,冷聲道:“那你們說,眼下這一局我們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