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超級替補,相信很多球迷首先聯想到的是“娃娃臉殺手”索爾斯克亞,這位前曼聯球星將替補角色演繹到了極致。
他究竟多少次拯救球隊于危難之中?球迷給出的答案是太多太多。1999年曼聯客場對陣諾丁漢森林的比賽中,主帥弗格森第75分鐘替換索爾斯克亞上場,這位挪威前鋒竟然只用了15分鐘便四次洞穿對手球門,以“大四喜”詮釋了超級替補之名。
最令紅魔球迷津津樂道的是1999年歐冠決賽,當所有人都認為拜仁將以1-0獲勝,奇跡出現了,先是謝林漢姆攻進扳平一球,接著替補出場的索爾斯克亞扮演了終結者角色,助曼聯成就了三冠王霸業。
而范統在江亦辰回歸以后,暫時不能出現在首發,他能成為索爾斯克亞那樣的超級替補嗎?
江亦辰走在球隊的最后,在臨上場之前,他上前輕輕擁抱了一下范統。
“范兄弟,這場比賽是屬于你的,等著你上場以后,幫助球隊改變局面。”。
對于范統這樣的球員來說,他替補的效果其實會更好,首先,他的體力并不足以支撐全場高強度的對抗。
其次,他是一個機會主義者,替補上場之前,對場上形勢和對方球員的特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更利于他的發揮。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替補上場憋足了氣,這種精神上的東西無法形容。
江亦辰這場比賽的上場,也只能起到鼓舞士氣、震懾對方的目的,能不能拿下比賽,還要靠全隊的努力。
他也只能在場上呆十分鐘,十分鐘以后,若還繼續留在場上,就如同對方十一打十人,玉峰隊必敗無疑。
球開了出來,江亦辰得到了球,他輕輕一撥,將球分到了邊路,動作還是那樣的瀟灑,只要一碰到球,這小子身上就如同有了魂,散發出股自信。
這十分鐘,盡量控制住節奏,也需要有亮點。
江亦辰也在尋找著那樣的機會,他現在不能過多的跑動,要盡量節約體力,減少跑動,而且不能和對手有對抗。
正因為如此,他和對手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得球以后,都會第一時間傳出去,不做過多的糾纏。
江亦辰在足球場上的視野和大局觀本就高人一籌,改變了踢法以后,這優勢更明顯。
這種風格的變化,反而對全隊起到了幫助。
江亦辰一腳出球以后,不僅僅讓局面簡化,而且會不時之間制造出殺機。
這種手術刀般的長傳球極具威脅。
機會終于出現了,江亦辰先是在中場和孫臏做了一次二過二的配合,然后將球分給邊路高速插上的龐光,龐光一路到球到了底線,一個倒三角傳球,球再次回到江亦辰腳下。
一般情況下,在這個位置,江亦辰可以起腳遠射了。
換做是沒有受傷之前的他,這樣的球十拿九穩。
另一種更好的處理方法,是將球分向空當更大的另一側,讓宋玉內切射門,或者突入到禁區之中再傳球,離對方球門越近,對方的防守就會越混亂,也會更具威脅。
江亦辰都沒有那樣做,他看似漫不經心、很隨意的一腳傳球,將球直塞到了禁區里。
這個球傳得太突然了,防守隊員根本就沒有想到。
一個人影殺了過來,這個人是從江亦辰身后沖出來的,在江亦辰傳球的那一瞬間,他便提前啟動了。
是李寧!
李寧極少主動進攻,他要負責全隊的攻防轉換,位置相當重要。
其實這個戰術,在上場之前,江亦辰和李寧便暗中商量過,只有出奇才能制勝!
這個球如果事先沒有設計過,根本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李寧沖到禁區前時,身前身后都是一片空當。
防守對員也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從后場沖來!
喜歡兩界球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兩界球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