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么說呢。當我們不認識文字,這種不認識,是指眼睛看到不認識,耳朵聽到不認知。我們會產生好奇感覺,產生疑惑感覺,去接觸,去嘗試,去熟悉這是什么。
而經過訓練,我們看到一,嘴巴讀出一,耳朵聽到一,手寫下一,記憶形成,就是神經網絡結點形成,也就是我們的神經網絡架構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只是經過這樣訓練后,我們的好奇感覺,疑惑感覺逐漸消失了,那去研究,接觸,感覺,獲得知識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創新能力也消失,創新是突破訓練得到的認知。
放棄這個世界文明給與的認知,速決定重新形成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簡單的文字認知不可能忘記,而還有很多覺的合理的認知也不可能忘記,這條道路真的比較難,特別當速已經長大。
意識就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那有什么意義?對這身體來說,這是有意義的,認識是為了讓這身體更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里面。這就是認知的全部意義。
沒有想到,認知想要永恒存在,認知并不需要身體,想要永恒存在,就得將自己寫出來。速就是認知,認知就是速。認知只是一份定義和現象,如果無法裝載到AI身上運行,那就是文字描述而已。
如果創造一個AI,在這個時代無法實現,那先將認知留存下來。不過這個時代,好像可以創造出永恒存在的AI,條件成熟。留下自己的認知已經不是問題,那先學仿生物技術。
傳感器加控制肢體運動,這是相當簡單的。視覺識別也是相當簡單的。而識別和定義記憶也是簡單的。一個簡單的無思考能力的AI就制造出來了,確實,還需要加一個思考模塊才行。
思考模塊,也就是神經網絡架構,這是AI連續運行的基礎,這也是簡單的。到底難題在什么地方呢?對,就是運算器,如果只是01這種運算器,是無法實現文字快速直接識別的。
那就需要多維多進制架構,就像三維60進制架構,硬件架構和多維多進制數學相關的,根據數學來設計硬件架構的鋪設。60進制就60個晶體管來表示,三維就是180個晶體管,配3個單獨時鐘來啟動停止這個三維60進制單元,3個時鐘是因為三個維度可以獨立運行。這樣時鐘啟動,過一段時間停止,就給這個單元賦初值。
計算,那也是同維度計算,不同維度進位。使用一個清零的單元(0,0,0)在時鐘啟動下開始計數,像(2,3,5)+(1,2,3),只是第一維度時鐘走了3格,第二維度時鐘走了5格,第三維度時鐘走了8格。最終結果就顯示在(0,0,0)單元里面是(3,5,8)。
或許阻礙計算速度的是晶體管開關的最小時間值,可以用其他更快的開關來替代,那些量子開關。只是配合問題,是細節問題,最主要還是框架搭好。
這些單元作為神經網絡結點,可以指示感覺的位置,感覺的強度,實時性很強。這樣根據感覺優先級,強度,調出記憶模塊里面的對應認知,然后處理控制指令,思考或者行為。
仿生物設計看起來,還是無法滿足這身體永恒問題的。速也許需要選擇生物設計,速需要先通過書本學習很多知識嗎?速不需要,他需要自己去看到,再想怎么操作。
“我們提供各種級別實驗室,也可以按你要求定制,你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團購,也可以獨自一個人購買,或者租借,有很多種模式可以選擇,我們投資這些功能性建筑。”
“功能性建筑?”速因為有需求,才接觸到他們,以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