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行為心理學團隊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將志愿者分為AB兩組做智力測驗,測試期間A組每做一道題獎勵1美元,B組沒有任何獎勵,測驗時間一個小時,之后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
一個小時后A組基本上停止了做題,而B組絕大多數人還在繼續做題。
人的行為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如果外因過于強大,人們會把內因排擠掉。
最開始大家或許都對智力測試敢興趣,這是內因,A組人可以獲得1美元,這是外因,這導致A組成員在為報酬而解題,內因興趣被排擠掉了,測試結束外因報酬也停止了,在內因和外因都停止的情況下,A組的答題就結束了。
B組人一直以內因興趣為解題動機,所以測試時間結束后他們還在解題。
這種效應叫過度合理化效應,波莫娜漂亮又有錢,和什么都沒有的莉莉相比是更“合理”的婚戀對象,可是這不是真正的愛情應該有的條件。
如果說她排擠掉了莉莉,那么一旦她停止和他保持關系,那西弗勒斯就不會再繼續愛人了?
出院那天他跟她說,他什么都感覺不到了,他差點殺了一個孩子,雖然是伊萬有錯在先偷了東西。
黃石火山自然的力量也許不會噴發,但是如果他用了塔蘭泰拉舞咒讓它和維蘇威火山一樣“跳舞”的話,那么世界末日就真的來了。
這個咒語是一年級魔咒課考試的內容,要求使一個鳳梨跳著踢踏舞走過書桌,這是為了紀念一次濫用魔法。
濫用權力、金錢也會造成不可饒恕的錯誤,扎卡賴亞·因諾森蒂讓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的時候可一點都沒覺得良心不安,他甚至可能還覺得很有趣,這就和有人用錢買來奢侈慰勞自己,又或者濫用權力修建宮殿一樣,大家都隨心所欲地為了“有趣”干自己覺得舒服的事,這樣無邊界的“自由”帶來的就是毀滅和破壞。
愛能讓死亡變得從容,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那對老夫妻擁抱著一起赴死多浪漫吶,他們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如受驚的老鼠一樣急著到處找求生的路。
如果馬上就要死了,誰還管未來的事,當然是縱情狂歡一把,這種毫無節制的放縱就是消費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
她聽從白巫師的安排,克制了自己的物欲,然而她并不是無欲無求的圣人。
人都是有欲望的,全面禁欲主義在中世紀歐洲實驗過,效果就是阻止了社會的發展,在榮格的精神分析法中,欲望就像拉車的馬,如果沒有馬,馬車就前進不了,車夫是控制韁繩,不讓馬失控進而讓馬車失控的。
現在她也“信馬由韁”了。
回到公寓之后她將他推倒在沙發上,用她想要的方式解決他,享受他的身體能給她帶來的愉悅。
什么都不同想、什么都不去思考,只是享受的感覺非常棒,就像身上的重擔全部都消失了。
就一個45歲的男人來說,能保持這么旺盛的精力,和年輕人一樣很不容易,但是他也保持了禁欲的生活三十多年。
一直以來基本上都是他主動,很少像這次一樣由她主動,但這一次她不打算管那么多了。
過度思考讓她焦慮不安,而且她的心太難受了,她一邊扭動腰肢一邊捧著他的臉吻他。
當太久“圣女”,她都快忘了自己是個女巫,是被詛咒下地獄的撒旦的情人了,她釋放了本我,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本質上和動物沒有任何區別,尊從唯樂原則,不顧一切的要尋求滿足和快感。
人何須和動物區別呢,人本來就是理性的動物,她的表現似乎讓他很開心,不論她想做什么都配合她。
不論他心里愛的是誰,他們這一方面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在獲得滿足后她依舊騎在這匹“黑馬”的身上,享受著他的吻,那個薄唇又毒舌的斯萊特林院長非常擅長接吻,隱居的時候他們能把接吻當游戲玩,現在她覺得自己又恢復了那種狀態,渾身無比放松,享受被一個溫暖的懷抱擁著的感覺的同時又像是一只貪心的貓,想要偷更多的腥。
樓下又傳來了音樂聲,不是肖邦也不是巴赫,而是教堂的圣歌萬福瑪利亞,唱這首歌的是一個男人,似乎樓下的夫妻愛好一個是彈奏音樂,一個是演唱。
萬福瑪利亞,你在婦女中被人尊重,求你為我們這些罪人祈福,在現在和我們臨終時。
她是個“罪人”,好孩子不該學她,思想有時是一種危險的武器,比死亡圣器還要致命。
以一個人的力量對抗時代的洪流是不可能的,阿不思嘗試過,他就像一個太陽一樣消耗自己照亮別人,最終他提前隕落了。
拯救世界比統治世界還要無稽,即便是佛也做不到,耶穌背負著十字架走過苦路,以自己為榜樣,教導所有人明白“犧牲”的道理。
你不肯犧牲,我也不肯犧牲,大家都為了利益在談判桌上斤斤計較,這世界注定走向毀滅。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她要好好享受一下,她就像拆禮物一樣開始解開他的紐扣。
這世上有多少女人希望干和她此刻做的一樣的事。
“讓我休息一會兒。”他帶著寵愛的語氣說“我已經不是年輕人了。”
“噓。”她笑著說,咬著他的嘴唇“別說話。”
她在他身上磨蹭,用笨拙幼稚的辦法重新喚醒他身體里的欲望。
這時樓下的鋼琴聲停止了,片刻后一個女人開始在鋼琴伴奏下清唱歌曲。
Spendallyourtimewaitingforthatsecondc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