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拍張照片,編個不存在的地名,股民們就真的相信工程一切順利,股票繼續往上漲。
法國政府派來的考察員在收了賄賂后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時融資的6億已經快用完了,于是新一輪融資(割韭菜)又開始了。
大量的部長、議長、議員和大小官員在收了賄賂后法國議會馬上批準了。
在媒體的造勢下,巴拿馬公司一下子又籌到了8.5億法郎,這些籌來的錢一半都進了受賄者的腰包。
現場工程師們發現,太平洋要比加勒比海高幾十厘米,因此海平式運河以當時的技術是不能完成的。
這個消息被嚴密封鎖了,“韭菜們”,不,是股民們繼續投錢進去,幾年后8.5億用光了,承諾的工期到了,而工程實際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
而蒙在鼓里的股民們還在投錢。
又“融資”了不知道多少錢之后,巴拿馬公司忽然宣布破產,這等于說股民用全部家底買的股票成了一堆廢紙。
當時法國全部鄉鎮中小投資者抱頭痛哭,100萬人被波及,各種丑聞也在這時爆發,行賄官員和記者、造假工程報告、掩蓋公司財務狀況等等,至少20億資金被投入這個爛尾工程,35%-50%的資金被用來受賄,3個內閣總理、200個以上議員、陸軍、公共工程部、記者以及記者背后的報業公司,全部被告上了法庭。
數百名官員各顯神通官官相護,幾乎沒有人被指控,費迪南德·德·萊塞普斯和兒子只被判了5年,處罰3000法郎。
四個月后法庭改口,所有人無罪,西方法治和媒體監督淪為一個笑話,法國大眾財務自由的美夢華為泡影,很多股民鬧得家破人亡。
死去的勞工當然沒有任何補償,美國人接手后,重新設計了整個工程,并加強預算控制,這才使得運河的建設得以順利進行,一直到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才試航成功。
不論有多么堅實的擔保項目,該出問題的時候還是會出問題。
“韭菜”收到消息的時候寡頭早就跑了,盧修斯馬爾福在美國沒有產業,第二次巫師戰爭后為了支付戰爭賠款和疏通關系,能賣的全賣了,這次他本來打算投資美國房市賺點“小錢”,結果那邊傳來了內部消息,美國在911后經濟上升的壓力巨大。美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的復蘇,想要讓居民住房擁有率提升。在2001年至2003年期間降息了13次,利率由6.5%下降至1%。同時美國還通過了《美國夢首付法案》,進一步促進美國人購買房子。
1999年,只有信用良好,收入穩定的人,才能貸款購房,首付至少20%。
2000年,貸款購房的首付下降至3%。之后又降低到零首付,無證明貸款。許多不具備償還能力的人也能貸款買房。
2005年,中低收入,貧困家庭的貸款占比為70%,風險太大了,這個時候投錢進去是害“朋友”,盧修斯就沒去趟美國那花團錦簇的房地產交易市場,連自己英國的房地產也在小心拋售。
面對金融危機,持幣都不保險,最好是持有黃金,那些帶著大金鏈子的中國“土豪”是聰明人,只要他們不怕被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