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是回聲,如果有一個人發出了,另一個人沒有反射回來,那么發出聲音的那個人即便一開始是在唱歌,后來也會變得聲嘶力竭,就像希臘神話里的美少年納希瑟斯和迷戀他的少女回聲,她對納西瑟斯產生的愛折磨著她,她的身體逐漸消瘦,血液慢慢蒸發,最后只剩下幾根骨頭和聲音。后來,她的尸骨變成了巖塊,而她的聲音則到處回蕩,回答那些呼喊她的人們。而她對納希瑟斯的愛也變成了恨意,復仇女神決定懲罰納希瑟斯,讓他愛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他也因為這段只能看的愛而枯竭,最終跳入河中溺斃了。
查爾斯狄更斯的父母就像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姐姐珍和查爾斯·賓利,約翰·狄更斯是英國海軍會記處的小職員,為人慷慨,生性活潑,工作勤懇,但有點華而不實,缺乏經濟頭腦,經常入不敷出。母親伊麗莎白出身貴族家庭,慈祥、善良,但也不擅長持家。狄更斯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
在繼承了一筆遺產離開監獄后一年,約翰·狄更斯被不列顛通訊社派往議會當采訪員。全家因欠繳房租而遭驅逐。查爾斯·狄更斯被迫輟學,先后在艾里斯和布萊克默律師事務所和查爾斯·莫洛伊律師事務所當學徒。
1829年查爾斯·狄更斯學會速記,入倫敦民事律師法院,擔任審案速記員。狄更斯18歲那一年在家庭間的小劇團認識了瑪麗亞·皮特奈爾,一個小銀行家的女兒。
男孩子的初戀可以影響他的一生,比家境較差的狄更斯,瑪麗亞的家境要很多,而且她也不是個對生活很嚴肅的人,她仰慕狄更斯的文筆和才華,給了他錯誤的訊號,在自以為雙方互相鐘情的狄更斯鼓足勇氣向瑪麗亞傾訴了愛慕以后遭遇到了冷淡的拒絕。她的父母堅決不同意他們之間的往來,這次經歷在狄更斯的心靈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致于他輕蔑現實中的女子而愛好幻想理想中的女性。
男人可恨嫌貧愛富的女人了,尤其是初戀情人是這樣的女人的話,那他一輩子都會留下陰影的。
有的時候人分不清天上的愛神和地上的愛神,天上的愛神只存在于想象中,現實的女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狄更斯與凱瑟琳的婚姻雖然撫平了他初戀的傷痛,卻并沒有為狄更斯帶來幸福。一方面源于他們夫妻在思想、性格、志趣上的迥然不同;另一方面與狄更斯憧憬著理想中的女性,認為現實中尋找不到如此可愛、忠實的女子有關。
狄更斯與凱瑟琳的婚姻一開始就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但他與凱瑟琳的妹妹卻處得異常得好。在他與凱瑟琳結婚以后,16歲的瑪麗經常來家中作客,這讓他有了足夠與瑪麗相處的機會。有人說,狄更斯所愛的原卻是瑪麗,這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瑪麗在狄更斯的心目中確實是理想女性的化身。小說《老古玩店》中的耐爾就是以瑪麗為原型塑造的。
1837年5月,瑪麗驟然病故,這使狄更斯十分悲痛。在長達幾個星期的時間狄更斯都無法振作起精神來工作。
她老是這么深刻地留在他的思想里,以至對她的回憶變成他生存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他心臟的跳動跟他的生存不能分離一樣。
現在,波莫娜覺得西弗勒斯喜歡看她穿校服是因為“永遠十五歲的學姐”是他的回憶,他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她,或者說是將她給過度美化了,一如查爾斯狄更斯,每夜他都帶著一種恬靜的快樂夢見她。
查爾斯狄更斯對瑪麗畸形的愛導致了他和凱瑟琳的婚姻破裂,波莫娜也說不清這是一種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