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不思寫給格林德沃的信里,他曾經寫到“我已精疲力盡”。
當你陷入忙碌感到疲憊不堪,微不足道的錯誤就會直接完蛋。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隨時保持警戒,這就是為什么一個人要多交朋友的原因。
朋友多了不只是能收到更多的信息,并且還能少給自己樹敵。
現在那瓶德文特水庫取來的樣本還沒有檢測,如果真的被人投毒的話就糟了。
這一次是納威收到了樹木們傳來的信息,下一次就不一定那么走運了。
由于防御疏忽造成的漏洞可能微不足道,但是造成的結果卻是可怕的,然而擅長魔藥的西弗勒斯卻沒有打算檢驗的打算,他也應該很累了。
巫師已經是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秘密,大多數麻瓜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就連麻瓜首相也從來沒有到過白廳地下的魔法部。
在巫師社會的地下還有一個世界,那是黑巫師和零散的歐洲地下魔法組織,阿不思曾經組建過一個組織用來對付格林德沃,這個組織后來成為鳳凰社的前身。
波莫娜不知道莉莉有沒有和歐洲的巫師接觸過,她那個咒語來歷太神秘了,一個畢業就結婚的家庭主婦她是怎么發現并學會這個連阿不思鄧布利多都搞不明白的神秘咒語的。
德魯伊會使用符文,也許哈利額頭上的那個疤就是符文的痕跡,但是每次黑魔王出現那個傷疤又會疼。
這時波莫娜才發現自己其實并不怎么了解莉莉,即使她們曾經是朋友,后來她們因為工作和學業而越來越生疏了。
要了解一個人需要時間,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你忙于工作就無法用同樣的時間陪伴親人和朋友。
即便用上了時間轉換器那也是有極限的,赫敏三年級的時候就實驗過,求知欲那么旺盛的小女巫最終還是放棄了一些課程,而且她的脾氣也變得不好,這種副作用誰都沒有預測到。
尼采曾經說過,不要把頭埋在天堂的沙灘里,要使頭腦自由。
但波莫娜敢說這位哲人之所以最后瘋癲和他的頭腦“過于自由”有直接關聯。
自由是需要束縛的,這本身就跟矛盾,自由應該不加束縛,赫敏自由得求知,最終導致的是另一種形式的“縱欲”,這是不健康的。
女人忘記嫵媚的速度越快,憎恨這個世界的速度也就越快。
這種嫵媚不只是外表,還應該有內在的風情。
口紅和眼影不能修飾靈魂,書本才是它必不可少的“化妝品”。
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去戰勝生命的痛苦,而當你抗爭之時,你就會在痛苦中感覺到百倍生命的歡樂。
女神崇拜往往是與生育有直接關聯,基督教是崇尚道德和禁欲的。
在中世紀的歐洲,數千女性被當作女巫燒死在火刑架上,限制著她們的權力和獨立,也平息了女神崇拜的熱忱。
上帝、國王、牧師、父親代替了女神、女王、女祭祀和母親。
女人曾經一度成了會行走的子宮,除了繁育后代的時候派得上用場之外就該被消滅,因為她們代表的是誘惑和墮落,是罪的化身。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早期,圣母瑪利亞崇拜,以及宮廷愛情和騎士精神的興起而有所改善。
她們既是邪惡的誘惑,又是童真的女神,不論女人是否愿意承認,當情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女人會用物欲來填補內心的寂寞,文藝復興時期那么多奢侈的藝術品很多就是這么產生的。
她們付錢給畫家、雕塑家,然后讓他們給自己畫像,一開始她們只給畫家看自己的側臉,視線根本不與他們交匯。
后來她們越來越大膽,懂得用顏色和光影來表達自己的美,畫家為她們繪畫時她們能感覺到那種被人關注的快樂,這是忽視她們的丈夫身上所感覺不到的。
為什么蒙娜麗莎會微笑?
她只是希望自己被別人注意到而已,她成功了不是嗎?全世界那么多人想要搞明白為什么她會微笑,將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她的身上,羅浮宮每天有上萬人看那副世界名畫,但那副畫其實并不大,其他畫面面積比她大的畫都沒有那么多人去圍觀。
人們寧可排長隊去看她,也不去看羅浮宮里的其他杰作,就像男孩們爭相去邀約一個美女,卻對舞會上其他精心打扮的女士視若無睹。
嫉妒就像是地獄火,燒得人心情煩躁。
只愛一個人是一種野蠻的行為,因為其他人都將因此而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