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華不止是人類的狂歡,自由的代價是警惕,在倫敦也有開膛手杰克這樣批著人皮的魔鬼,假面舞會對他們來說是尋找獵物再好不過的地方了。
現在的圣保羅廣場有很多現代建筑,畢竟不是所有房子都是需要和教堂、皇宮一樣需要保護的,看到它們的瞬間波莫娜就失去了尋找線索的希望。
威尼斯這樣在海中特別保護的老城也阻止不了挖掘機和鋼筋混凝土。
“佩魯齊會把銀行修在貧民窟嗎?”莫妮卡問詹盧卡,圣保羅區距離她外婆家也不遠了。
“這附近有皇宮。”西弗勒斯看著旅游地圖說“我們到那一帶去看看。”
“這里被翻新過了,已經找不到了。”波莫娜不抱希望得說。
“如果我買房子發現了地下室,我會留著它。”西弗勒斯說“這一帶以前工廠應該很多吧。”
“你怎么知道?”莫妮卡問。
西弗勒斯卷曲嘴角,意味深長地笑著“這里很像我的鄰居。”
波莫娜看著那些穿著怪誕服飾的人們。
穿著翠綠色女巫袍,頭戴女巫帽的米勒娃混入其中不會像走在麻瓜倫敦那么突兀,一點都不“瘋狂”,看起來“正常”極了。
從13世紀開始意大利北部城邦由于航海貿易、羊毛和紡織業而發展起來。但是意大利本土產的羊毛廉價卻質地太硬,毛織品遠不如絲織品柔軟,只能供給本土需求。
輸入意大利的商品除香料外,還有米、橘、杏、無花果、葡萄干、香粉、藥劑和蘇木、洋紅、明礬等染料,以及棉花和生絲。當絲織業首先在意大利隨后又在法國南部發達起來時,生絲輸入量也和棉花一樣日益增多。運往歐洲銷售的大馬士革的錦緞、巴格達的神龕、摩蘇爾的紗布、加沙的棉紗等也很受人歡迎。
有一副名畫,畫的就是圣保羅廣場的市集,放在地上賣的主要是布匹,女性的衣服款式也很多,西班牙西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為棉花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熱量。
新材料的出現讓意大利的紡織業從毛紡織轉變到棉紡織,同時風帆也開始大量使用。
到了15世紀奧斯曼帝國占領君士坦丁堡,1475年占領克里米亞,切斷了東西方的商路,使意大利北部的商業受到極大的打擊。特別是在地理大發現后,商路的改變和歐洲其他地區商業的發展,更使意大利商人與商業失去了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地中海貿易從此衰落。
現在克里米亞半島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堡都是利用熱那亞銀行信貸建起來的,克里米亞在亞得里亞海邊上,16世紀初熱那亞的銀行家們已與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封建領主們建立起了良好關系,其中就包括部分商品的免稅權。
教會有免稅的特權,這使得教會出產的葡萄酒相較于普通的酒莊更有價格優勢,同樣威尼斯人也有,只是那時候他們賣的酒已經不是Dorona這種古老的葡萄品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