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的拼寫很差,而他的左手寫字更差,可能他們不小心將拼寫成了,而且托馬斯韋恩在電視上也用了這個稱呼,于是他讓莫里介紹自己的時候稱呼其為joker。畢
雖然有時候“大人”會看起來很蠢,可小丑不會讀哈姆雷特,他是個喜劇演員,他一直在研究怎么說笑話讓大家發笑。
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劇,即便他殺死了所有的仇人,他也不再是那個樂觀熱情的年輕人了。
哈姆雷特曾經問過tobeornottobe。
但這不是一個問題。
哈姆雷特說這句臺詞時內心是掙扎的,他知道美麗的奧菲利亞是國王派來試探他的,也知道殺死父親的就是國王,他裝出為情所困的樣子,讓國王以為他不是威脅,為將來刺殺國王做準備,但正要動手的時候他猶豫了。
他試探過國王和母親,對他們很有懷疑,可是他沒有實質的證據,只有一個鬼魂的證言。
人死后真的會變成鬼魂嗎還是那只是他的幻覺,又或者是他做了一個夢呢畢
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將做些什么夢,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人們甘心久困于苦難之中也是這個緣故,誰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諷、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需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的一生,誰愿意負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壓迫下呻吟流汗
重重顧慮讓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從來沒有人從死亡的國度回來,描述自己的見聞。但如果活著比死亡還要痛苦,如同刑訊逼供一樣,死了,就像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呢。
比身體死亡更痛苦的是精神的死亡,亞瑟問了很多遍,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僅僅就他這樣
當波莫納走向預言家日報的時候,看到了不遠處的古靈閣。
托馬斯韋恩居然覺得那三個年輕人和他一樣擁有很多,可誰不想生下來就有個有錢的爸爸,給他們留下豐厚的遺產,到時還上什么班,而且還加班到這么晚坐地鐵回家,如果他們有司機,可以派車接他們回去。畢
他們活在規則里,攫取著帶來的利益的同時也被其束縛,他們的怒火和壓力需要發泄。
哈姆雷特還說了一句話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但在天文學家的眼里,人渺小如塵埃,在宇宙中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脆弱生靈,中世紀教會也將人比作螻蟻,只有上帝才是崇高的。
隨著人類掌握的力量越來越大,自我認知開始無限膨脹,覺得自己可以征服自然、甚至改天換地的力量,那本講述超級英雄的漫畫里,居然還有弒神的情節。
有自信是好的,可是人一旦將自己認為是宇宙的主宰,那么在實踐過程中就會帶來惡果。
能阻止創世神滅世的“超人”卻不敢寫一篇正義的新聞,而且他好像越來越不想當平凡的克拉克了,也因此他也越來越像個虛構的人物。
如果那些被打敗的、渴望統治世界的人是瘋狂的,那么戰勝了他們,覺得自己可以統治世界的人是否是瘋狂的呢畢
亞里士多德說過,與荒謬和愚昧的觀點做斗爭是空虛和愚蠢的人做的事情。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我們假設每一個哈姆雷特都活在一個世界里,他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因為對奧菲利亞的愛放棄了復仇,或者看穿了他父親的真實面目,明白了母親和叔叔結婚的原因,不再認為他的父親是完美的國王。
如果他們父子關系很好,為什么他會被送到國外呢
假設哈姆雷特沒有被送到國外,而是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他還會那么愛自己的父親么
這上千個世界的哈姆雷特都源自于復仇的哈姆雷特這個“元初世界”,就像地球二的超人和元初地球的超人,地球二的超人還有路易斯可以關心,元初地球的超人失去了一切,只剩下了記憶,需要水晶來回憶,可一旦用水晶,路易斯就會變得更虛弱。
也就是說“超人”的故事已經結束了,地球毀滅了,這當然不是觀眾們想看的結局,于是他還可以在別的“宇宙”里繼續“活著”。只是他已經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惡棍,不僅在宇宙里到處惹禍,連養父母都因為恐懼而非愛來繼續撫養他了。
他其實該在地球毀滅時死了,這樣他就依舊是一個英雄。畢
波莫納回頭,看著不遠處的西弗勒斯,他緊緊跟在她的身后,臉上沒有絲毫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