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最后一天,赤日高懸。
嵐國大王山文康發表討秦檄文,在這份討秦檄文中列舉了嬴澤作為秦國大王的三大罪,準備發兵十萬討伐秦國。
檄文名為《秦誓》,嵐國大王山文康在其中如此寫道:“秦之大王嬴澤,身為一國之君,行為舉止不檢點,此為罪一;誅殺忠臣,此為罪二;濫殺無辜,此為罪三!此三罪合一,可見嬴澤不配坐秦王大位!”
當然他還在其中說了自己是如何如何想要解放秦國的百姓,但是苦于沒有上國之令不敢擅自起兵攻打秦國。最后還是在被嬴澤這個大魔王誅殺的大將軍劉彪的愛子劉虎的哀求之下,才選擇起兵攻打秦國,解救秦國的百姓。
檄文中把嬴澤描述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大魔王,而他自己倒是十分的偉光正,只是這份檄文嬴澤根本看不見,甚至都沒有傳到秦國境內。
不過他寫這份檄文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創作**,順便給嵐國大軍一個出兵的理由。反正不管嬴澤做的多好,他都會寫這份檄文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份討秦檄文在整個嵐國之內瘋狂流傳,甚至傳到了嵐國附近的其他國家之中,但就是沒有傳到秦國境內。
所有看到這份檄文的人,其實都明白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不過大部分嵐國百姓,都覺得嵐國大王山文康做的沒錯,畢竟這可是開疆拓土的好機會,誰不想自己的國家更加強盛。
因此嵐國大軍在接近烏城的時候,還處于原本嵐國境內的羅云城之內時,便受到了原本嵐國百姓的夾道歡送。
而烏城、白城等十年前割讓給嵐國的城池內的百姓,就沒有這么高興了。
秦國本來是他們的祖國,但此刻他們卻是嵐國人。嵐國要對秦國動兵,他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躲在家中不停的祈禱。
五月初一,嵐國大軍進駐烏城,準備向一百二十里外的爍陽城用兵。
而此時,嬴澤剛剛來到嵐國國都山城所在的山城縣。
山城縣內共有三個城池,嵐國國都山城,以及它的兩個衛城,風城和嵐城。
雖然嵐國以嵐為名,但嵐城卻不是它的國都,山城才是,因為嵐國的大王姓山。
至于嵐國為什么要叫嵐國,而不是山國,那嬴澤就不知道了,他也不關心這個。
此刻的他剛從嵐國和秦國之間的和惠山鉆出來,和惠山雖然名字挺不錯,但山中條件極差,嬴澤帶著八百人馬進山,出來的時候雖然人還有八百,但馬卻只剩下七百五十余匹。
剩下的都死在了和惠山中。
在和惠山里鉆了三天,即便是嬴澤也渾身臟兮兮的,全是各種山里樹木泥土的味道。
但嬴澤不敢洗澡,這種味道剛好可以隱瞞他們的行蹤,不被山中動物發現,也不被嵐國境內進山打獵的獵戶發現。
直到這一天從和惠山里鉆出來了,嬴澤這才松了一口氣。
離開了和惠山之后,距離嵐國國都山城就只剩百里了,日夜兼程一天一夜就能趕到。
主要是駑馬太慢,否則一日之間便能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