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澤以工代賑的方案下,整個咸陽城都忙碌起來,不僅僅是那些原本在貧民窟生活的貧民,一些最近比較空閑的普通百姓也參與到了工事坊的建設當中。
整個咸陽城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這個時候人口就非常重要了,人多力量大!
為了建設工事坊,咸陽城總共有超過五萬百姓參與進來,他們大多付出自己的勞動力,換取遠超他們想象的糧食。
前兩天換到足夠多的糧食之后,第三天百姓們就開始換取能夠在秦國之內通行的貨幣。
一個工分換十個銅幣,比換糧食虧了一點,但這些錢是可以用來買東西的啊!百姓又不是只吃糧食就能活下去的,還需要各種其他東西。
而且搬進工事坊的新家之后,也有各種家具需要置辦。
所以從第三天開始,用工分兌換糧食和金錢的百姓就漸漸趨于平穩,甚至到了第五天,換取金錢的百姓已經漸漸多過了換取糧食的。
這也是嬴澤和李斯所喜聞樂見的。
大秦的國庫當中積存了大量的銅幣,都是之前鑄造出來之后沒能成功發行的。
從前的大秦百姓還是更趨向于糧食,手中有糧,心中才不慌。
而從現代而來的嬴澤知道,只有一個國家的貨幣系統建立起來并且正常運轉,這個國家才能說是有活力的。
因此他才在第三天開啟了兌換貨幣的通道,以期讓大秦的貨幣市場重新活躍起來。
所幸百姓們在嬴澤的潤物細無聲的宣傳之下都意識到了貨幣的作用,于是這幾天大秦倉庫中堆積如山的銅幣才能逐漸消耗。
大秦制造的銅幣只能在大秦之中使用,在其他國家是沒有用的,處于金本位的這個時代,只有金子,才能算是各個國家的通用貨幣。
一般的百姓也不會帶著銅幣去其他國家消費,畢竟銅幣它重啊!
等值的一金和百貫銅幣,一個只有十兩,也就是一斤,一個重逾千斤,其間差距可想而知。
其實這個貨幣的等值關系,也是嬴澤最近才剛剛發布下去的,一金就是一斤,按照嬴澤同樣是新頒布的度量衡是十兩,可以換成百兩銀子,又等同于百貫銅幣。
銅幣是圓形方孔的樣子,上書秦幣二字,一千枚銅幣,既是一貫。
一家三口一頓的口糧,按照一斤計算,大約是十五枚銅幣,換算過來,一枚銅幣,大約等于嬴澤前世的一毛錢。
一兩銀子就是一百塊,一金等于百兩銀子,就是一萬塊。
之前嵐國賠償了二十萬金,換算成現代貨幣得要二十億了。
所以這個金理所當然的就不是真金,而是純度不高的合金銅。而黃金,則是純度更高一些的銅制成的。
真正的金子,被稱為赤金,那可是各個國家爭相儲備的重要戰略物資,是不會拿出來隨意賠付給其他國家的。
當然,嬴澤在嵐國的王都山城里也搜到了不少的赤金,賣給摘星樓之后換成了摘星樓的銀票,帶回了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