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余人的集體陣亡,讓這位姓松浦的家主目瞪口呆,愣在當場,忘記了發號施令。
畢竟這可是足以讓他心痛大半年的損失!
在沒有戚繼光、俞大猷等大明名將的情況下,倭寇僅憑數十人就一路殺到了有幾萬人防守的南京!
嘉靖三十四年6月7日,來自島國僅有53人的倭寇從浙江紹興府上虞縣登岸,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余處!
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橫行80余日,殺死殺傷官兵四五千人,包括大明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最終被明朝大量官兵圍殲。
有書錄之曰:蓋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謀,猛而善斗,殆賊中之精選,非常賊也!
引弓射之,賊悉手接其矢,諸軍相顧愕貽,逐俱潰。
由此可見能夠憑借三千余人滅殺倭寇五萬,傷亡不過百的戚家軍到底有多強!
而經過戚繼光數日訓練的這一百水師,已經儼然有了一絲戚家軍的味道!
嬴澤之所以如此放心的把后路交給戚繼光,正是因為如此!
第一次齊射,達到了戚繼光預想之中的結果,剩下的便是乘勝追擊。
而此刻,戚繼光突然從戰船的頂層顯出身形,手中戚家刀更是明晃晃的反射著朝日的光芒!
“殺敵!殺敵!”
“除盡倭寇!還我河山!”
隨著戚繼光的命令下達,原本隱藏在戰船各個部位的水師戰士們立刻沖殺出來,腰間配著長刀,胸前掛著短匕,背后背著三桿火銃,手里還端著一把!
海上火器使用不方便,這是相對于其他部隊來說的,有了戚繼光的坐鎮,這些火器卻都奇跡般的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也沒有人因為這個時代低劣的火藥技術而產生炸膛的烏龍!
“嘭——砰砰砰——”
彈丸激發的聲音響徹整片海域!
發射完子彈的火銃被水師戰士們丟在腳邊,而后戰士們立刻前進,后頭則有輔兵立刻撿起火銃,開始裝填丹藥!
如此一人五槍,當水師戰士們拋下手中最后一桿火銃,拔出腰間長刀準備戰斗的時候,卻發現倭寇似乎已經不夠殺了。
一共五百發彈丸,就算命中率只有一半,也足夠擊殺兩百五十名敵人了!
何況這五艘戰船上加上水手也不超過三百人!而且戰船之上,也沒準備藤牌鐵盾之類的防御物品,更沒有著甲以應對火銃!
所以說火銃在海上使用不便的說法,只是對于一般的部隊說法而已。
在戚繼光的率領之下,一百水師戰士不僅利用火銃戰而勝之!甚至效果比在地面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在水上,沒人會身著重甲,掉進水里絕對會淹死的!而且非常炎熱!
“投降!我們投降!”
松浦家的家主終究還是選擇了投降,兩百余武士和浪人損失大半,剩下沒有任何傷勢只是受驚的,不過三五十人。
在這個衛生條件極差的年代,就算戚繼光有心救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
何況戚繼光本就打著屠戮倭寇的心思!
戚繼光在海上殺的倭寇越多,未來大明所受的威脅就越少!
而且倭寇人數減少,他們本國都裝不滿的話,自然也就不會想著出來搞事情了。
倭寇之所以成為倭寇,最終的原因還是為了轉嫁國內戰爭結束之后人口過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