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部落,控弦之士六千余人,可在黑夜之中,普遍夜盲的哈勒部落戰士完全看不清黑甲黑馬的逍遙騎戰士。
更別說用軟弓將箭矢射到他們的要害上了。
如果說這些哈勒部落的騎兵們形成了陣型,開始用他們慣用的騎射戰術一邊跑一邊打,或許還有幾分勝算。
畢竟逍遙騎現在是重騎兵,在沖鋒速度上來之前被齊射打擊,還是比較傷的。
但現實就是大秦不僅在單兵戰力上碾壓哈勒部落,在情報方面,也處于絕對領先的狀態。
暗鬼戰士甚至沒有暴露任何消息,也沒有誅殺任何哈勒部落的斥候,只是讓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發現罷了。
當巴圖溫發現一切似乎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時,好像才明白了為什么草原上的部落為什么幾乎從來都不去秦國擄掠。
只是這就是他能想到最后一個念頭了。
武力值只有八十余點的巴圖溫在沒有戰馬,沒有武器的狀態下遇見了張遼。
張遼的戰馬沖鋒而過,張遼手中長槍輕點,繞開了巴圖溫抓向長槍的雙手,一槍扎穿了他的咽喉。
統領將近兩萬人的小部落,繼承首領之位不到一年的巴圖溫,就這么憋屈的死了。
冷兵器戰爭時代,草原上重騎兵的馬速起來了之后,他們就是無堅不摧的戰爭兵器!
張遼也不說話,挑起巴圖溫的尸體,將他的頭顱割下掛在長槍之上,又催馬飛奔。
“爾等首領已死!投降不殺!”
“大秦優待俘虜!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否則屠盡爾等全族!”
在張遼的帶領之下,逍遙騎的戰士們又一次聚集在了一起,沖殺了數分鐘,一騎未損,這便是在張遼的統領之下,逍遙騎的狂暴戰斗力!
當然,嬴澤本人的御駕親征加持,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否則武力值九十二點的張遼要想誅殺巴圖溫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不過此刻的張遼武力值一百零三,自然誅殺巴圖溫如切瓜砍菜!
夜色漸漸變得更深,但喊殺聲卻越來越小。
翌日一早,嬴澤在守龍關收到了來自張遼的戰后總結。
“大王敬啟:末將領八百逍遙騎,在暗鬼輔助之下,夜戰哈勒部落。絞敵兩千余人,俘虜一萬五千余人。繳獲戰馬八千匹,牛羊無數,物資無數!”
“俘虜及物資已由步卒運回,還望大王派步卒前往甲戌地域接應。”
“末將的下一個目標是吉布哈與白音提布部落聯合軍!”
張遼的戰后總結之中體現出了很多的信息。
比如甲戌地區這個說法。
嬴澤按照天干地支,將整個北張草原分成了六十個部分,如此一來便能夠迅速的描述敵人的位置,并且在這些部分的節點上建立城池或是堡壘也能夠更輕松的控制整個草原。
說起來其實就是將整個草原劃分成了六十個行政區域,和六十個省市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草原一望無際,所以沒有大的山川河流會產生劃分困難的問題。
除了張遼說的甲戌地區,現在最靠近守龍關的敵人,正在丁丑區域。
而去處理這丁丑區域的敵人的,正是帶著烏桓精騎的蹋頓。
丁丑區域要稍遠些,所以烏桓精騎遇到敵人的時候,已經是早晨的時間。
“咻——”
一支箭矢,從為首的烏桓精騎手中激射而出,劃過天際,落在了喀日羚部落正中間,扎在了一輛牛車上。
“敵襲!敵襲!”
喀日羚部落的首領巴哈驚呼道。
他不算是實力強大的首領,不過御下有自己的一套,因此當他的聲音響起,他身邊的萬余控弦之士立刻反應過來,朝著蹋頓和他的烏桓精騎所在的方向看了過去。
“北邊!在北邊!”
“殺!殺過去!”
巴哈帶頭沖鋒,游牧民族的軟弓在這個距離完全沒有任何用處,得接近到百步之內,才能勉強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