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事坊承擔了大秦現在大部分的科研工作,鍛造下水管道的耐腐蝕鋼材,雖然沒辦法用來鍛造武器,可是家用的菜刀鋤頭啥的,用這種合金來鍛造還是可以的啊!
而且還省鐵省煤!
這種合金的熔點比普通的鐵礦石熔點要低一些,所以自然會節省不少資源。
除了這種耐腐蝕鋼材,工事坊最近還在研究嬴澤交給他們的玻璃制造法。
玻璃的原材料種類并不多,只不過是制造工藝要求需要達到的溫度比較高而已。
在嬴澤的全力支持之下,工事坊甚至用上了武者給那鍛造間的火爐之中送風,加快燃燒反應。
而且也不是用的木頭,而是用的曲陽郡開采出來的煤炭。
這些個煤炭就是千萬年前的樹木化石,但卻是最好的燃料之一,一般的煤炭燃燒時能夠達到九百度以上的溫度。
而優質的煤粉甚至能夠燃燒產生兩千度的高溫!
嬴澤給出建議,一邊用煤炭燃燒,一邊用煤粉從上頭撒入,增加燃燒反應的效果,再用超大型風箱送風!
反正嬴澤手下有的是武者,找一兩個無心戰斗,只愿為祖國的偉大事業做出貢獻的,并不難。
最后嬴澤這個煉制玻璃的路子溫度最高能夠達到一千八百度,平時也能保持在一千五百度。
制造玻璃要求的四百到一千度自然是不在話下。
再加上從衛國各大礦脈開采的各種原材料,玻璃的制造早已步入正軌。
一開始玻璃的制造還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材料比例不協調、無法混合、混合之后有大量氣泡、退火冷卻時產生崩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但最讓嬴澤開心的不是玻璃最終還是制造成功,而是制造玻璃的這一批工匠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中漸漸積累了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念。
他們都習慣了失敗,也清楚的知道了失敗乃是成功之母這個最簡單的道理。
所以積攢了大量的失敗,在嬴澤回到咸陽城的第二天,才能聽到玻璃已經制造成功的好消息。
工事坊制造出來的第一塊玻璃就是十分普通的一個玻璃杯,不好看,但很厚實。
既然制造玻璃的工藝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就是進行各種形式上的加工。
這件事就更簡單了。
嬴澤來自后世,腦海中記著大量的“設計”。
對于嬴澤來說,這些不過是生活之中最常見的物品,但對于大秦的百姓和工匠來說,這就是天馬行空的藝術品!
嬴澤不知道當自己拿出那些真正的藝術品時,這些制造玻璃制品的工匠們會怎么看自己。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工事坊能夠進行玻璃加工的人還是太少了,也就那些從陶匠轉職過來的工事坊工人才能快速掌握玻璃的制造,其他人還是缺點火候。
于是嬴澤再一次開始了工事坊的招賢納士。
這次嬴澤需要的是大量的學徒!
這些學徒可以進入工事坊學習,但他們都必須和嬴澤和大秦簽訂一個為期九十九年的合同。
合同之中約定了各種保密款項,然后期限是整整九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