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咸陽城的這一次擴張,嬴澤覺得咸陽城應該暫時不會缺地用了!
只不過這次擴建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擴建城池并非那么簡單的事情。
除了要清理地面之外,原本的護城河現在卻成了城內的一條內河,需要加建各種橋梁。
土地平整之后還要按照嬴澤的規劃建造道路,以及各種配套設施。
當然了,這些地都是屬于嬴澤本人的,畢竟在這個封建社會,君王家天下,整個大秦都可以說是嬴澤一個人的。
當然,來自現代社會的嬴澤并沒有這種想法,在他的心里大秦是屬于所有大秦子民的!
總之當霜月降臨,農忙結束,整個大秦雖然因為戰火而糧食收成不如往年。
但由于之前嬴澤有所準備,而且一直在以工代賑建造發展咸陽城,所以整個咸陽城是沒有遭災的。
只不過如同嵐郡、曲陽郡的部分地區,還是發生了嬴澤預料之中的饑荒。
這個時候就輪到嬴澤出馬了。
將咸陽城的建設交給李斯,魯肅又被派往草原監督雄鷹城的建設,而嬴澤本人則帶著大量的糧食,前往嵐郡和曲陽郡。
在嵐郡設立救濟點,并在這里開始建造大型練兵場。
嬴澤是準備將這里建設成一個特種士兵訓練基地。
由于嵐郡的特殊位置,導致它是被西梁郡和曲陽郡包裹在中間的,只要西梁郡和曲陽郡不破,嵐郡不會有任何危險。
所以嬴澤才會選擇在這里訓練新兵。
畢竟嵐郡既沒有特產,也不出大俠,嬴澤也只能利用利用這里的土地了。
以工代賑的辦法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效的。
嵐郡將近十萬的災民進駐這片區域,開始按照嬴澤的設計建造大型的訓練場。
這個訓練場就在一片平原和丘陵的連接處建造,占地正是十公里乘以十公里,一共一百平方公里。
里面將會模擬各種情況,讓特殊士兵的新兵們能夠在這里面見識到各種戰場上的局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便是知己的過程。
嵐郡這邊是沒辦法,只能建造一個大型練兵場來進行以工代賑的計劃。
而曲陽郡那邊就輕松一點,隨處都是各種礦脈,沒飯吃了,找個礦洞鉆進去,挖上一個白天,就能挖到足夠一家五口吃上三天的粗糧!
只不過現在嬴澤也沒有開采所有的礦脈,除了那些大秦特別需要的礦產,其他的嬴澤都沒有選擇立即開采。
畢竟開采礦脈對于環境的破壞還是挺大的。
雖然在春秋大陸也沒有動物保護協會,但嬴澤覺得他還是有責任來保護一下大秦的環境。
畢竟大秦是要世代傳下去的,這一代的秦人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顧子孫后代的福祉。
什么兒孫自有兒孫福都是瞎扯,你把地球都搞炸了,哪里還有兒孫,又怎么會有兒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