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人口還是太少了。
從寧化城回來,嬴澤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
這次嬴澤去往的地方,是大秦第一建船廠。
那么這個大秦第一建船廠在哪里呢?
就在大秦第一礦港的旁邊,從臥虎山上砍伐下來的樹木將會通過曲水送到建船廠,在這里建造出一艘又一艘宏偉的寶船。
來自系統獎勵的寶船建造圖紙在這里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一大批對造船有手藝有興趣的匠人駐扎在這里,成為了大秦第一建船廠的第一批工人,也是日后的“車間主任”。
在嬴澤的規劃之中,大秦終究是要走上自動化的進程的,所以這建船廠的工人們也不能蒙昧無知。
所以建船廠的工人們不僅每天都要建造船只,還有抽出時間來學習船舶建造理論,從各個層面加深自己的知識修為,增強自己的能力。
嬴澤為什么這么重視這建船廠?自然是因為在這個時代,在火車沒有發明出來之前,水運就是最安全也最便宜的貨運方式!
特別是在曲水這種風平浪靜,沒什么災害的普通河流上,這曲水未來將會是大秦的一條生命線!
所幸現在的大秦還沒有生產大量工業污水的能力,所以這曲水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水運的優勢一直都很明顯,嬴澤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紀,各個國家還有大量的港口用來進行水運貿易。
首先水運量大,船只上頭可以裝載大量的貨物,單位貨物需要的人工就少了很多。
其次水運需要消耗的能量少了很多,不管是現在的馬車牛車,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火車,都不如水運利用水文條件和風帆進行航行來的跟節約資源。
除此之外,水運還有安全、高效、及時等等特點。
畢竟在曲水之上,除了大秦的航船之外,就沒有任何船只可以行駛了。
現下曲水還是封鎖狀態,等過段時間事情平息下來,就會重新開放給普通百姓使用。
水運除了這些優勢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那就是未來可期。
第一建船廠不是大秦唯一的一個建船廠,畢竟曲水的水深總共就那么一點,嬴澤想要建造大船的話,還是需要在海邊吃水夠深的地方建造第二建船廠。
只是當下大秦還用不上那么大的船只,所以這個計劃就只能往后推一推。
當然了,雖然計劃往后推了,可未來大秦能夠擁有鋼鐵戰船這件事嬴澤還是非常確定的。
不過那要等到大秦的鋼鐵產量豐富到一個度才行,最起碼也要先把衛國先拿下來,并且還需要拿下衛國的鄰國趙國的國土。
趙國的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而且不像衛國這樣什么礦都有,大部分都是金屬礦。
所以趙國的冶金技術是非常先進的,畢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只是趙國國力也十分強盛,而且裝備好到讓嬴澤都羨慕非常。
按照嬴澤和大秦謀主們的想法,想要吃下趙國,就只能靠攻心為上的經濟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