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張遼將軍傳來捷報!大軍已攻破遼國王都!正在全城搜捕遼國王室!”
“報!周駘將軍傳來捷報!大軍正與葉國大軍對峙,預計兩個時辰之后可以攻破葉國王都!”
“報!呂布將軍傳來捷報!大軍與敵軍在野外遭遇,全殲敵軍七萬余人,沒有俘虜!”
九月初一,嬴澤乘著他的建初號返回咸陽城的路上,收到了一條又一條的捷報。
這里的每一條捷報,都代表著大秦將士們拼了命的進攻,代表著大秦戰力的巔峰。
也代表著遼國、葉國、東澤國三個國家的悲慘結局。
從曲水逆水行舟,速度稍微慢了一些,但因為是順風,所以尚且可以接受。
沿著曲水回到曲陽城,再從曲陽城一路飛奔回咸陽城,一路上嬴澤整整折騰了三天。
而等他回到咸陽城的時候,遼國、葉國、東澤國的戰事也已經全部結束了。
嬴澤坐在御書房之中,聽著內侍抑揚頓挫的宣讀從遼國、葉國、東澤國三國送回來的戰書。
“啟稟陛下,臣星夜兼程,在遼國完全沒有反應過來時便已經趕到了遼國都城之下。”
先是張遼從遼國發揮的戰報。
“遼國二十余城,剩余的士兵不足兩萬,其中遼國都城集中了其中小半,約有七千人上下。”
“臣將將士分成兩撥,一波騎射,壓制敵軍,一波背負沙袋,在遼國都城之下筑成了一個土坡,直接攻入遼國都城之中!”
“遼國七千士卒在守城之時被騎射壓制射死千余,剩下的基本都在城破之后投降,并且幫助我軍在城中密道內找到了遼國王室所有成員。”
“終遼國之戰,三千逍遙騎陣亡七十余人,重傷四十余人,輕傷三十余人。”
“殲滅敵軍一千余人,此戰戰損比過高,還請陛下降罪責罰。”
“陛下收到這份戰報時,遼國所有城池已經都宣布投降,并無意外。”
“請陛下盡快派遣將士、官員,前來接受遼國土地。”
“臣,張遼敬上!”
張遼的戰報很簡略,但嬴澤能夠想到在遼國都城之下,張遼是花費了多大的心思,冒著多大的危險才登上了遼國都城的城墻。
要知道逍遙騎可是騎兵啊!
那七千守衛遼國都城的遼國士卒也不是木頭人,那都是手執刀兵的敵人!
嬴澤并沒有怪罪張遼,盡管這次攻城是逍遙騎建軍歷史上上網最多的一次,但嬴澤也知道這是因為其中有很多都是新兵的原因。
戰場之上,最容易傷亡的,往往都是沒有理解戰爭為何物的新兵。
當然新兵里也有強者,只是按照概率來計算,傷亡最多的都是新兵。
有些時候,老兵們甚至想要救新兵都來不及!
戰場就是這樣殘酷的地方,如果可以,嬴澤寧愿用其他方法來贏得戰爭,而非以血肉之軀筑成大秦的國境!
內侍念完張遼的戰報,等待著嬴澤的批復,嬴澤略微思考了一會兒,大手一揮便寫下了批文。
“著陳宮領一萬步卒,三千輜重兵,前往遼國坐鎮,后續改造遷移工作,皆有陳宮負責!”
“此外,若有想要移民遼國的百姓,可以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告訴張遼,戰之一事,免不了傷亡,讓他不必自責,待陳宮帶著士卒們趕到,便可以回咸陽城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