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這些事情就被嬴澤一股腦的都交給了諸葛亮去做。
至于他自己,他還要去打敗那些負隅頑抗的晉國人!
晉國十余郡,被大秦奪走包裹翼城郡在內的八個郡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四個郡了。
而這四個郡還是處于晉國西邊,最不發達的四個郡。
能夠從這四個郡之中,抽調出二十萬大軍,已經是極限之中的極限。
而且這二十萬大軍,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沒怎么經過訓練的民兵。
能夠讓他們排出整齊的隊列已經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
不是說他們不能打仗,打打順風仗還是可以的,但一旦遇到逆風局,這些民兵非但不是幫手,甚至還可能是幫兇!
他們會徹底擾亂原本整齊的陣型,打亂將領的布置,一通亂跑,結果自然就注定了。
大秦建初二年十月十二,嬴澤率領三萬精兵朝著晉國的新都泰陽城出發。
諸葛亮帶著一萬新軍留在了翼城,作為嬴澤的堅實后盾,一邊掌管綿長的后勤線,一邊開始執行嬴澤的大田計劃和大秦傳統移民計劃。
十月十五,大秦軍士攻破了兩個縣城之后,出現在了泰陽城下。
這一刻,就是真正的決戰到來了。
晉國二十萬大軍,將泰陽城團團圍住。
晉國僅剩的將領集思廣益,終于想出了一招對付大秦炮兵的辦法!
出城對攻!
守城是不可能守城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守城了。
只能是二十萬人烏泱泱的沖向大秦的軍陣,以期能夠突破大秦防守之后,將所有大炮據為己有,然后反攻大秦這樣。
可惜的是,這些個剛剛召集起來的民兵戰斗力真的太弱了!
就算是嬴澤三萬精兵不需要指揮,各自以伍為單位,四散擊殺,也絕不可能輸給這群烏合之眾。
更何況現在有了錢的大秦,還有大炮洗地戰術!
一門門大炮在軍陣之后一字排開,按照曾經在訓練營里所學習的那樣,三排大炮一次開火。
幾乎每一秒鐘,都有近百發開花彈落在晉**陣之中。
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將二十萬大軍全部輸送到戰線之上,晉國的軍陣排列的極為密集,于是乎幾乎每一枚開花彈都能造成最大上限的殺傷。
五分鐘后,二十萬晉國大軍就徹底崩潰了。
來得快,去的也快。
但在大秦炮火的覆蓋之下,能夠回到泰陽城的,不過寥寥。
戰后統計,大秦未損一兵一卒,晉國二十萬大軍,還剩三萬。
其中大部分并不是被大秦的火炮轟殺的,而是在狂亂的戰場之上,被自己的同僚踩死的、撞死的、砍死的。
以及逃亡到了更西邊的晉國城池去的。
只一戰,五分鐘,負隅頑抗的晉國皇帝,便徹底喪失了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