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晉國范圍內展開的大秦第三次工匠召集大會圓滿落幕。
共召集工匠三千余人,學徒更是有十倍之多。
這些學徒大部分是本身這些工匠們身邊帶著的,也有一些是家里窮,所以被送來討口飯吃。
對于他們來說,這可能是最無奈的選擇,但當他們被錄取了之后,就發現這幾乎是最好的選擇。
大秦很尊重手藝人,特別是那種有匠心也有匠人氣的手藝人。
任何一個有一門手藝的百姓,在大秦討口飯吃都不難,甚至能發展的很好。
而且如果你的手藝足夠精湛的話,甚至可以加入工事坊,成為吃皇糧的皇家匠人。
從工事坊建立到現在,整個工事坊已經擴建了兩次,雖然不是整體上往外擴展,而是又開了一個工事坊西區。
這就能說明在工事坊里工作的匠人們的數量到底有多么龐大。
這些匠人們手里都是有不少錢的,而在大秦全力豎立新的消費觀念之下,這些匠人們賺的錢又都被花出去,自然而然的,整個咸陽城便越來越欣欣向榮。
一批又一批的旅游團從東晉前來大秦參觀,嬴澤甚至在這邊比較穩定,東晉國內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問題之后,將目標打在了夏國身上。
開疆拓土,這種事情嬴澤永遠都不會疲憊。
雖然夏國沒怎么招惹自己,但事實上夏國瘦長的國境死死擋住了大秦西出的路徑。
所以要想繼續西征,就必須將整個夏國拿下。
所以用在東晉的這一招,也被用在了夏國身上。
當然了,現在嬴澤還沒有和在東晉一樣獲得傾銷的權利,所以只能慢慢一點點的蠶食著夏國的各個行業。
反正這會兒也沒太多的時間搭理夏國,就先這樣弄著,等收拾完了東晉,再轉過頭來收拾夏國。
大秦建初二年,十一月初一。
冬天來臨。
大秦之內靠北的北梁郡已經漸漸下起了雪,這里北連北張草原,是整個大秦最冷的地方。
而南邊的泰陽郡等地,還是一片秋日景象。
當然不管怎么比,大秦這邊的氣候都不如東晉溫暖宜人。
那里是個島國,緯度又低,幾乎沒有冬天,也不需要什么貂皮大衣之類的東西。
反倒是最近東晉結婚的典禮上,悄然多出了“鉆石”項鏈、戒指和手鏈三件套的身影。
不用說,這又是暗鬼外線們搞的鬼,讓整個東晉的男性們陷入了一種恐慌之中。
沒辦法啊,沒三件套就不嫁,這能怎么辦呢……
只能到處找關系,托人從大秦代購唄。
而且代購還便宜來著,只是代購沒有維修,壞了就是壞了,只能認栽。
新人們被“鉆石”三件套搞的頭皮發麻,老夫老妻們也當然不甘示弱。
一次又一次來往于東晉和大秦之間的貴婦們終于開始發揮自己的力量了。
一個又一個的東晉官員開始找朋友托關系,想要和大秦聯系上,想要做類似代理和經銷商的東西。
但嬴澤一直一直布局是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