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開了第一個錦囊的趙括開始調動大軍,聚集全部的軍力,準備以泰山之勢,攜四十萬趙國大軍,向以白起為首的秦軍發動攻擊。
雖然嬴澤身為另外一個世界的秦皇,但面對這個世界的敵人,他卻沒有留下半點余地。
比如當下,當趙括準備好了大軍,當他忍不住拆開了第二個錦囊,上面依舊寫著兩個大字。
糧道!
嬴澤寫這兩個字的初心是想讓趙括避免糧道被襲,導致整個趙軍徹底崩潰。
但在趙括心中想來,這兩個字的意思卻變成了,秦軍遠道而來,補給線極其漫長,趙國有無數機會可以襲擊他們的糧道,讓他們進入無糧可吃的尷尬境地。
到時候秦軍戰斗力降低,他們就能贏得更加輕松了。
想到這里,趙括心底突然浮現出之前嬴澤在沙盤游戲之中使用過的斷糧戰術。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個詞在這個時代當然沒有被發明出來,但這種思想卻被嬴澤傳遞給了趙括。
于是乎趙括對嬴澤的崇敬便更添三分。
對于他來說,嬴澤的每一個錦囊之中所說的計謀,都是環環相扣,絕對不給敵軍任何的喘息之機,這樣一口氣的贏下這場戰爭,才是對嬴澤最大的安慰。
趙括的想法與嬴澤當初的念頭背道而馳,但卻也不失為一個好計策。
按照上中下三策來評定,應屬中策。
趙括似乎也是明白自己的計策雖然可行,但還需要更多的補充,于是乎當即召喚手下將領舉行了第一次例會。
例會討論的東西,只有兩條。
第一,如何將敵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正面戰場上。其二,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斷了秦軍的糧道。
趙括努力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讓軍中的老人們各抒己見,各自補充他的念頭,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計劃。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群策群力的結果雖然不一定比一言而決更好,但起碼會更完整些。
趙括吸取了曾經在沙盤游戲上的敗在嬴澤手里的經驗,將自己那些自傲清高和對他人不屑一顧的想法全部丟棄,已經成為了一個和原本完全不一樣的他了!
嬴澤為了能夠把趙括搶救回來,拖著沉重而蒼老的身體在趙國奔跑了這么久,這下終于要見真章了!
正面戰場,趙括親自上陣,雖然他的武力值不高,但有親衛隊保護,親自上陣對手下士卒的戰斗力提升還是非常有效的。
當趙括出現在戰場上之時,整個趙國大軍的氣勢都完全不一樣了!
對面秦軍,領軍大將白起此刻正站在高臺之上看向趙軍大陣。
他見到了趙國大軍發瘋似的朝這邊攻來,也見到了一直處在鋒線上的那桿趙字旗幟!
“趙括那廝果然上了前線,傳令下去,糾集所有弓弩手,對趙括所在之地進行覆蓋式射擊,將他亂箭射死!”
“只要趙括一死!整個趙國大軍將會群龍無首,到時候就是爾等名震天下之時了!”
白起眼神冰冷,左手扶著身邊的旗桿,手指有節奏的敲打著旗桿。
“喏!”
眾將軍領命而去,開始調度弓弩手。
而此刻,戰場之上,一支小隊繞過了秦國大軍的監控,隱沒于山林之中。
半個時辰之后,秦國大軍已經準備好了弓弩手,正對著趙括大旗所在的位置,拉開了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