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和工事坊開始全力研發,各種原本嬴澤以為需要更久才能量產的產品被提前生產出來。
甚至大秦第一條子彈生產線也正是投入使用。
雖然沒有車床,依舊需要人力來加工彈殼,但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科學院那邊也徹底驗證了蒸汽火車的可行性,準備進行投產。
但這樣一來,大秦的鐵礦就又不夠了。
不是礦藏不夠,而是挖礦的人不夠!
所以包括呂布在內,這次隨著諸葛亮出征的整個軍團收到的命令都是盡可能的多抓俘虜回來!
大秦律例,在戰場上被俘虜的敵軍,將會進行一次篩選,選上的繼續當兵,選不上的就去礦里挖礦。
勞動十年,便可重獲新生。
當然了,這十年之中也有機會“減刑”,大秦的律例并非一板一眼,那么冰冷。
畢竟是君主集權的國家,總歸會有法外開恩的現象。
五萬林國士兵很快就徹底成了殘兵敗將,呂布甚至只沖鋒了一次,鑿穿了一次敵陣,剩下的林國士兵就投降了。
五萬人,一次鑿穿,就剩下三萬了。
五萬騎兵對五萬步兵,簡直就是浪費,可呂布依舊這么做了,諸葛亮也答應了。
為的就是震懾所有陳兵邊境的小國,告訴他們就算炎國要出手,在他們出手之前,大秦也可以把這些小國一一都滅了!
事實上諸葛亮也的確是這么做的。
呂布收攏剩下的三萬多俘虜,讓輔兵押送回嵐郡練兵場進行篩選。
而那邊諸葛亮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林國抽調出來的剩下五萬士兵,在炮火轟鳴之下,同樣選擇了投降。
不投降不行啊,城墻都被轟沒了!拿什么守?!
林國的這十萬士兵被大秦或殺或收,剩下的林國腹地就等于完全沒有了任何防御能力,每個城池剩下的士卒不到兩千。
所以僅僅花了五天的時間,諸葛亮就一路打到了林國都城,直接逼的林國國王自縊而亡,順利收服了整個林國。
諸葛亮收服林國的同時,白起也收服了一個國家,他的殺神衛配合上大秦甲士,區區王國根本沒有任何守下來的可能!
五天時間,白起和諸葛亮兵分兩路,呂布幫襯著諸葛亮,直接滅了兩個王國!將七十余座城池納入了大秦的治下。
而等這兩個王國徹底臣服,被大秦派出的官員、士兵占據之后,白起諸葛亮和呂布則重新合兵一處,準備征討另外一個國家。
一個皇朝,陳國!
陳國不大,一百三十余座城池而已。
陳國皇帝還算聰明,在秦國大軍出發前往陳國之前,就將屯在邊境的大軍都收攏回來,想要防住從另外一個方向攻來的秦國大軍。
可惜的是,他們顯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大秦。
鐵蹄踏破山河,炮火肆虐陳國。
一百三十座城池,只堅持了二十五天。
陳國上下在面對大秦的時候顯然不是一條心的,他們各自展現自己的骨氣,可卻完全沒有找到翻盤的機會。
大秦軍兵若山崩海嘯一般壓制而來,不管是陳國還是林國,都沒有活下去的任何可能!
只能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