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秦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也有很大的劣勢。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大秦的兵還是太少了!
說實話,現在大秦如果想要暴兵,那自然是十分簡單的,相信大多數大秦的漢子們都愿意走上疆場,為自己的祖國奉獻自己的熱血。
可現實就是嬴澤不愿意讓這些大秦的大好青年就這么毫無意義的死在戰場上。
所以大秦征兵以后需要經過系統的訓練,才能真正的走上戰場。
而且這個訓練將持續非常長的一段時間。
通常是三個月的新兵期,在嵐郡練兵場進行訓練。
然后是三個月的輪值期,在大秦的各個城池站崗放哨,體會基層戰士的辛苦。
最后是三個月的巡值期,將會在大秦各個城池之間來回巡視,算是拉練,也是讓這些新兵蛋子們體會大秦的廣闊。
這九個月的時間過去,一個新兵才算正式出爐。
但這還沒完,大秦的新兵還需要再有三個月的時間來觀摩刑罰,其中甚至有砍頭、腰斬,甚至是車裂和凌遲等等酷刑!
這是為了讓戰士們在面對真正的戰場時不會感到心慌。
一個大秦的兵,需要培養整整一年的時間,才算可堪一用。
所以這才是為什么大秦的軍隊數量一直上不去。
就現在,嵐郡的練兵場里還屯著十萬人的新兵呢,都是個頂個的好漢,只是他們實力再強,也得遵循規矩,將這一整年的新兵期給輪滿了,才能真正走上戰場。
當然,大秦也不至于這么古板,只要有三品以上官員的確認,一年的期限就可以縮短為半年。
二品以上的官員確認,可以縮短為四個月。
一品大員確認,就成了三個月。
若是嬴澤親自點兵,每個過程十天便可,總共是四十天。
當然,每個過程還是得走,這是絕對不能改變的方針。
除非是大秦遇到了即將國破家亡的情況,有嬴澤頒布皇帝詔書,再經由內閣同意,這些新兵才能被直接拉上戰場。
當然了,現在的大秦也沒有窘迫到需要新兵上戰場。
雖然大秦的兵少,但是大秦的兵強啊!
這一年的訓練,每個大秦士卒的武力值都將被培養到三十點以上,平均武力值三十九!
甚至有不少基層甚至中層將領,就是在這一年的訓練之中脫穎而出,最后被提拔成大秦將領。
在大秦,只要你有本事,去哪兒都餓不死!
這里沒有炎黃兩國那么多的世家大族,即便是嬴澤信任有加的這些副本將領們,也只是成家立業,并不會發展出什么潁川郭家、瑯琊諸葛氏之類的。
除了大秦的兵足夠強之外,大秦的運兵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從大秦的最北方,到大秦的最南方,蹋頓和巴爾虎的兩支騎兵用了大約七天的時間。
雖然他們都是輕騎兵,可這個速度也足夠讓人驕傲了。
這還是他們體恤馬力,所以沒有爆發出最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