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澤站在陳倉城下,面對著這座千年古城,心中是無比震撼的。
即便是咸陽城的城墻比陳倉城高,也比陳倉城厚,還更加堅實。
但咸陽城的城墻很新,遠不如陳倉城的城墻如此的有歷史的氣息。
那陳倉城的城門緊閉,城墻之上旌旗飄動,顯然并不想直接投降。
陳倉城的抵抗在嬴澤的預料之中,畢竟是個圣朝的都城,炎國圣君在這里的統治是最堅固的,不可能像其他城池那樣見了大秦的炮火一陣轟鳴之后就徹底投降了。
甚至陳倉城內已經挖好了不少的地窖,一旦大秦開始炮轟整個陳倉城,他們就會躲進地窖之中,等到炮火停息了之后再出來繼續守城。
這辦法是好辦法,只是炎國的將領們還是低估了大秦的實力。
嬴澤從來沒有想過要毀掉這個千年古城,之前武蓮城已經是極限了,如果不是為了減少傷亡,嬴澤是不愿意下令直接將武蓮城夷為平地的。
主要還是有了武蓮城這么個例子之后,整個炎國都是人人自危,甚至還有不少城池直接派出人來,表示對大秦的敬意,想要向大秦投降。
事情么就是這么個事情,大秦的鐵路之所以一直沒有受到騷擾,除了有專人巡邏之外,還有就是現在整個炎國除了陳倉城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在抵抗了。
炎國已經散了!
一個國家,不論開國皇帝有多么強大,多么的圣明,在一代代的傳承之后總歸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的。
而炎國,已經傳承千年了!
按照現在炎國圣君對于整個炎國的掌控,即便是沒有大秦這個異數出現,再過百余年,甚至幾十年,這炎國也會爆發一場席卷整個國家的動亂。
或是因為九龍奪嫡,或是因為一場恐怖的大災荒。
甚至其實今年炎國也受了災,只是炎國這個國家很大,所以存糧也不少,只靠這些存糧,炎國也能度過這貧困的一年。
炎國圣君此刻就站在城墻之上,由那位馬下天下第二,馬上天下第三,總和排名天下第二的老太監守護著。
嬴澤雖然離兩人較遠,可依舊能從自己的系統地圖上看到兩個巨大的紅點,就在自己的對面。
雖然炎國圣君很想趁秦國大軍剛到陳倉城下,行軍疲乏搞點事情,但卻被身邊的文武百官們勸住。
他們的想法是只要嬴澤帶來的糧草用完了,他們自然就退兵了。
只要陳倉城能熬住,就一定能熬到大秦退兵。
事實上如果大秦和炎國的戰力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話,這個辦法的確是可行的。
陳倉城作為炎國的都城,這里幾乎聚集了整個炎國三成的糧食!
別看三成很少,要知道這里可是炎國數億人吃整整一年的糧食的三成。
足夠此刻陳倉城內兩千余萬人吃整整三年!
如果省吃儉用,再在陳倉城內開辟出一塊地盤來種植作物,陳倉城能堅守的時間就變得更長了!
可惜的是,炎國圣君的這個算盤,從一開始就打錯了。
大秦將士們到達陳倉城下的第一天,還在安營扎寨,住在距離陳倉城十里遠的地方,并且在營帳四周埋下了不少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