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字文孚,平湖人。其母為明世宗乳母。
嘉靖十一年(1532年)年武進士,授錦衣衛副千戶。
大將軍仇鸞與嚴嵩爭權,陸炳揭發仇鸞陰謀不軌,世宗即收仇鸞敕印,仇鸞憂懼而死。
陸炳以功進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再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嘉靖三十九年卒,謚武惠,贈忠誠伯。
隆慶初年,御史追論陸炳罪,奪其家產。
萬歷三年,張居正等上奏陸炳救駕有功,其孫陸逵世襲錦衣千戶。
嚴嵩之子嚴世蕃曾說:“嘗謂天下才、惟己與陸炳、楊博為三”。
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暴死于官,年五十一,贈忠誠伯,謚武惠。
陸炳出身于名門望族,自幼苦讀圣賢之言,他知道嚴嵩是壞人,知道他做了很多壞事,但他依然與壞人合作,同流合污。
身為名門之后,陸炳自幼就接受了嚴格的教育,忠奸善惡,是非分明。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他改變了自己的初衷,與嚴嵩合謀,最終害死了夏言。
隨著嚴黨的不斷壯大,國家禍患的日益嚴重,陸炳的立場也在不斷搖擺著,作為一個既得利益者,他仍然保持著與嚴黨的合作關系。
他看重自己的利益,不愿也不敢去對抗那股可怕的勢力。
但陸炳雖貪財,卻只向為富不仁的大戶下手,從不為難窮人,而且他還經常拿錢出來接濟一些正直的大臣,遇上皇帝發怒要整人,他會站出來說情保全,絕不落井下石。
應該說,陸炳大致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
他是一個聰明絕頂、精于權謀的特務。明朝除了洪武一朝,其余時候均是太監權勢超過錦衣衛,唯獨陸炳統領錦衣衛時不是。
終其一生,陸炳“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周旋善類,亦無所吝”。他平反過冤獄,掩護過沈錬,保護過裕王,幫助過俞大猷,但是也勾結過嚴嵩,害死過夏言。
陸炳并不如一些電視劇中所演,或者邪惡,或者清廉。陸炳為人尚可,既算不上好人,也算不上壞人。
只是當下雖然身邊那錦衣衛問嬴澤陸炳在哪兒,可嬴澤剛出現在這個時代,哪里知道那日后兼得三公三孤之位的陸炳現在到底在何方。
不過嬴澤心中也有了些許猜測!
陸炳是因為救駕有功,所以日后才會成為終大明一朝唯一一個兼任三公和三孤的大臣。
而陸炳是在一場火災之中,救出了明世宗朱厚熜。
那么嬴澤面前這場火災,想必就是陸炳救出朱厚熜的那一場了。
說實話,嬴澤對于朱厚熜還是比較看好的。
畢竟日后朱厚熜還會替他取那表字潤之,對于嬴澤來說也是值得敬重的長輩。
長輩有難,嬴澤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所以他拉起那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轉頭就朝著旁邊的一個水缸跑去。
這水缸里的水平日里是用來澆灌花園中的草木的,自然不會有多干凈,但現在也管不了這么多了。
嬴澤當即抱起那水缸,朝自己身上澆了半缸水,然后又把剩下的半缸水都澆在了身旁的錦衣衛身上。
這錦衣衛能穿上比較高級的飛魚服,顯然是武藝不差的,就算不如陸炳這個武進士,全國第二的存在。
但想來也比現在的嬴澤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