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見到少年張居正之后,他就準備把他忽悠回大秦了!
就算張居正沒能第一時間就幫上嬴澤的忙,讓他跟著諸葛亮先學習學習,積攢經驗,也不是壞事。
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早已經過無數次的驗證。
接觸張居正并不難,難的是怎樣讓這個少年信任自己,并且對大秦充滿好奇。
嬴澤用的辦法,也調教陸炳的時候相似,但也有差別。
畢竟張居正可是終大明一朝,唯一一個生前就被封了太傅、太師的文官,而且去世之后贈上柱國,謚文忠。
可謂是獨得恩寵。
嬴澤在和少年張居正交流的時候,主要還是以引導為主,讓他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泱泱大國。
而問陸炳的那些問題,嬴澤也重新整理一遍,再問了一次張居正,并且給了他一些時間,讓他好好考慮,然后再回答自己。
這是嬴澤給自己創造第二次再見張居正的機會,也是想看看張居正的政治智慧到底發展到了何等的地步。
當然了,結果讓他挺滿意的。
雖然今年他才十五歲,兩個月后過年十六才勉強能算個大孩子,但張居正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已經顯得比較老辣。
這也跟張居正這些年來學習的對象有關系,畢竟張居正向來都是拿自己跟當朝大員比較,比較自己的策略會不會比他們更好,若是好,好在哪里,若是不好,又差在哪里。
但嬴澤想要贏得張居正歸心,還需要漫長的一段時間。
陸炳是因為見了嬴澤的手段,所以覺得跟著嬴澤會有極大的成就。
但張居正不是還沒看到嘛!
雖然這一場波及整個大明朝官場的血雨腥風張居正也曾知曉,但他可不知道這場血雨腥風的根源,都是自己面前這個容貌甚偉的年輕人搞的鬼!
在張居正眼中,能在大明朝官場搞出這么大動靜的,絕對有世宗朱厚熜的身影在里頭。
但具體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就猜不到了。
不過看著官場之上一個接一個的蛀蟲倒下來,大明朝官場一片清明,不僅是少年張居正,不少因為官場**而選擇退隱山林的隱士們都開始有了別樣的想法。
畢竟在這個時代,能夠入朝為官,匡扶社稷,還是比較能夠實現人生價值的一件事。
張居正在一次又一次和嬴澤的交談之中漸漸了解到了嬴澤是個什么樣的人。
也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見面之中漸漸被打上了嬴澤的烙印。
不管日后張居正走到哪一步,他們都會記得張居正是嬴澤的人,是從三品大員錦衣衛指揮同知秦澤的手下。
又兩月,大明朝官場已經徹底肅清,嬴澤的官也幾乎做到了錦衣衛的頂點。
再往上,就是正三品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的真正頭子了!
而也正是在這個時間,嬴澤選擇了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