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化學的發展,科學院里不僅有大量研究基礎物理的物理學家,也有不少化學家。
最起碼一支槍械的制造就需要有研究槍械動能的物理學家和研究火藥爆炸性能的化學家共同參與。
嬴澤也給了這些化學家不少關于化學方面的書籍,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領域之中繼續探索。
甚至大秦的化學家研究進度比物理學家還要更快一些,他們已經搞明白了煤炭是怎樣由無數年前的樹木深埋地下最后轉變成木炭的過程。
他們也明白了怎樣制取各種比較簡單的化合物,在電力在大秦普及開來之后,化學領域的研究也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飛躍。
大秦的第一個火力發電站被嬴澤選定了在咸陽城北邊兒,就在火車站附近。
從臥虎山拉回來的煤炭將會進入發電站,然后燃燒它們的身軀,為大秦的發展做出偉大的貢獻。
發電站的建設交給了基建狂魔部隊,隨著大秦發展的需要,這支部隊也發展的越來越龐大。
甚至分出了基建組、特殊建筑組、裝飾裝修組等等組別,每一組都有自己擅長的項目。
負責建設發電站的就是特殊建筑組。
他們花了三天的時間研究圖紙,而建筑的時間,總共卻只用了十天而已。
大秦的建筑行業是最先發展起來的,所以工人們的經驗自然也更多一些。
當發電站的主體建筑全部完工的時候,用來燃燒煤炭發電的發電機卻才剛剛造了一半。
沒辦法,嬴澤只能讓裝飾裝修組先進場裝修,讓煤炭工人先把煤炭堆積到庫房之中,并且開始招收在發電站工作的工人。
因為這些工人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所以嬴澤決定招收完了之后,直接把他們送去觀摩發電機的制造,如此他們對發電機的日常維修維護工作應該就會有更多的心得了。
但大秦總歸是第一次制造發電機這種東西,嬴澤也給了工事坊和科學院組成研究小組寬裕的時間。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后不敢爬起來。
嬴澤覺得,只要在黃國進攻大秦之前完成發電站的初步建設工作,可以投產發電,就都是可以允許的。
而工事坊和科學院的工作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卻給了嬴澤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們不僅比預計的一個月時間提前整整十天就完成了發電機的制造,甚至一次成功,完全沒有意外發生。
這一臺發電機的制造是完全純手工的,或許日后能夠用上各種削切機床上加工的零件,但總歸現在是一切的開始,是大秦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被原諒,并且被及時改正。
所以一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發電機的出現,除了要歸功于大秦工人的匠人精神,七十二條龍脈鎮壓大秦氣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發電機經過三次實驗之后確保沒有任何問題,便被拆解開來通過火車送往發電站,并且由專業的工人安裝起來。
這一臺發電機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工作能夠產生的電量其實也不多,畢竟嬴澤給出的也只是中等層次的發電機圖紙。
那種發電效率高的發電機中有太多了零件是現在的大秦造不出來的,所以只能是暫且用一用這種中等層次的發電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