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燃油這種東西的提煉非常簡單,即便是大秦沒有現在的工業基礎也能做到簡單的提純原油。
何況現在大秦已經有了極佳的工業基礎,甚至晉州那邊已經開始建造煉油廠了。
由于原油的幾個生產地都在晉州附近,所以嬴澤便下令將原油直接通過海下管道輸送到晉州,然后在晉州提煉完畢之后,在各自裝箱送往大秦各地。
為了嬴澤這個海下管道的想法,工事坊將那艘唯一的潛水艇改造了一番,成為了大秦第一艘水下管道布放機。
辦法嘛總歸是比困難多的,一月剛過,大秦的第一個海上鉆油平臺就順利建成,同時配套的海下管道也開始了鋪設。
但這管道的鋪設可能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了。
畢竟幾個出油點都距離晉州還挺遠的,最近的一個也有整整二十公里的距離。
要想在數百米深的海下鋪設二十公里長的巨型管道,也只有現在的大秦有這樣的力量了。
管道由硬化橡膠制成,可以在海下保存整整一百年的時間,而每個季度都會有人下水檢查,并更換可能會產生問題的管道。
為了這個鉆油平臺能夠順利投產,嬴澤也放下了手頭的事情,出現在了晉州主持工作。
有嬴澤在場,眾人的工作效率比之前高了許多,除了有御駕親征套裝的效果之外,工人們和將士們對嬴澤的敬仰也是一個原因。
畢竟不是誰都有被嬴澤指揮的榮幸的。
工人們和將士們將這場建造鉆油平臺的工作當成了一場戰斗,而嬴澤就是他們的最高指揮官。
盡職盡責的工作,讓海下巨型管道的鋪設比預計提早了整整一個月完工!
二月初,巨型管道完工、煉油廠完工、二十艘巨型油輪停靠在晉州港口,準備將提煉完畢的各類燃油以及原油的渣滓——瀝青,送往各地。
與此同時,咸陽城內科學院也傳出了消息,內燃機的開發已經進行到了最后的階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估計三周之內就能制造出第一臺可以運轉的內燃機。
而從晉州運送燃油的船隊,剛好需要等待燃油的提煉和冷卻,兩周之內才能送到咸陽城。
如此一來,正好能夠趕上內燃機的測試。
二月十五,第一批燃油已經提煉完畢,內燃機的制造也接近尾聲。
只要內燃機一但制造完畢,直接裝進工事坊的工人預先制造好的汽車之中就能夠開始行駛。
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只等科學院的內燃機出世!
嬴澤也在這個時候回到了咸陽城,并且這兩天吃住都在科學院,等待著這個預示大秦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的奇跡。
說實話嬴澤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現在大秦雖然有很好的工業基礎,但前世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可是整整相隔一個多世紀。
而他現在將這個間隔縮小了整整一百倍,他真的是有些擔心這內燃機的制造會不會產生什么意外。
幸運的是,有七十二條龍脈鎮壓氣運,嬴澤想象之中的意外一個都沒有發生!
二月十九!內燃機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