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科學院也接到了新的任務,那就是研制大秦的第一型機槍!
要想研制機槍要解決很多問題,首先是進退彈,這是最基本的。
供彈是用彈鏈、彈鼓、彈匣還是彈倉,退彈的時候是往前還是往后,往左還是往右。
這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還有槍口的冷卻問題,都是需要一一解決的最基本的問題。
不過由于是架在畢方步兵戰車上的機槍,所以暫時可以不考慮后坐力的問題,只要焊接的牢固一點就可以了。
為了讓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有據可循,嬴澤特意挑選了幾份機槍的圖紙,從最原始的機槍,到最有名的馬克沁甚至是火神六管加特林,總之嬴澤挑選了不少圖紙送去科學院讓他們研究。
從無到有往往是最難的,而當可以借鑒了之后,事情自然就簡單的多。
而且有了造車造炮的經驗之后,這機槍對于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反而并不困難了。
嬴澤這才剛準備好動身前往前線開啟這場大戰,畢方步兵戰車都才造了兩百輛,算起來只夠坐兩千四百個人,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就傳來消息,機槍造好了!
嬴澤一開始還以為造機槍很難來著,他是真的沒想到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居然這么給力!
當嬴澤看到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研制的機槍之后,眼中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是加裝在畢方步兵戰車上的,所以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為這新機槍采用了彈鏈供彈的六管加特林設計,而且他們為了提高射速,還增加了一根槍管,讓這機槍變成了七管加特林!
不過從今往后這機槍就不叫加特林了,嬴澤將它命名為秦風-1!
這意思就是日后秦風系列還將出現更多種機槍,甚至可以有提在手中進行火力壓制的班用機槍。
這些都是可以有的!
機槍叫秦風,自然是因為步槍叫秦火,風助火勢,瞬息之間便可收割無數敵人的性命!
只是機槍雖然生產出來了,但因為已經來不及制造了,所以嬴澤只能還是帶著沒有機槍的兩百輛畢方步兵戰車前往前線。
這些步兵戰車將會自己開往前線,進行戰前的最后測試。
為了迅速武裝大秦,嬴澤也只能冒一點風險,想必龍脈應該是會庇佑大秦的子民的。
嬴澤離開咸陽之后,工事坊那邊就開始建造更多的生產線,準備大規模生產大秦這最新款的幾型裝備,讓它們能夠形成戰斗力。
當然其中最緊迫的就是先生產兩百挺秦風-1,送去前線加裝在畢方步兵戰車上,提升步兵戰車的戰斗力。
而且研制完了秦風-1之后,科學院的研究員和科學家們也沒能閑下來,嬴澤又要求他們繼續研究新的班用機槍和大口徑火炮!
這班用機槍的用途很明顯,但大口徑火炮,嬴澤卻要賣個關子。
同時柴油機也開始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嬴澤準備開始在火車上也應用柴油內燃機了!
大秦越來越強大,距離這些裝備發威的那一天,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