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一天過去,便進入除夕。
村民的情緒也高漲起來,掃屋子,貼對聯,準備年夜飯。
大多村民大字不識一籮筐,這對聯沒從集上買的話,就拿上裁好的紅紙去找留守的知青幫忙寫,當然也得有所表示,一兩個雞蛋或者幾個紅薯,幾顆大白菜,給錢是沒有的。
再則,在農村里雞蛋糧食之類的比錢還合算,彼此都實惠,畢竟知青干體力活時比不得村里人,工分掙得少,換的糧食都有不夠吃,寫個對聯貼補一二好事啊。
名聲臭了的王淑珍,卻是沒有這好事的,沒人會請她寫對聯。
當然,她現在也瞧不上這點蠅頭小利了,因為一大清早牛根紅著臉找過來,請她去牛家過年。
說起來,牛根與王淑珍的交集,還是昨天送王淑珍去老林頭那看踢傷的腳,看完之后,又攙扶著她回了知青點。
一個有意撩撥,一個被前未婚妻退婚羞辱過還被爹娘逼著相親,回知青點的路上兩人又被村民看到打趣,王淑珍是個狠的,直說自己就是看上牛同志了,就不知道牛同志怎么想的?
牛同志被嚇得當場跑了,被丟下的王淑珍是羞憤的,不想第二天峰回路轉,牛根邀她去家里過年,王淑珍扭捏地推拒一兩次后就答應了,跟小媳婦一樣跟著牛根前往牛家。
這事登時以爆炸的速度傳遍整個村子,就連過年也擋住村民八卦的熱情,紛紛跑去牛家瞧熱鬧。
被“病休”后一直沒聲響的牛校長,這次很大方請村民進院里,又宣布了他兒子牛根和王淑珍的好消息,道是大年初六就為他倆辦事,請村民到時都來參加喜宴。
村民紛紛答應和道喜,至于是否心疼即將要出的那份禮錢就不得而知了。
這原是與田寧和嚴柏無關的,畢竟當初牛校長被病休,便是兩月前嚴老首長為田寧撐腰所致。
結果牛家拐了彎請了錢家媳婦上門,客氣地請他們初六上門吃喜酒,還叫他們不要隨禮,說是他們能上門就是榮幸。
這姿態放得夠低,田寧并沒有立時應承下來,與錢家媳婦聊了幾句,又給她懷里的娃抓了一把零嘴。
錢家媳婦便不好意思多留了,抱著娃起身笑道:“田老師,我就是個傳話的話,傳完了我就回了,你們都別送。”
田寧的腳還夾著竹板,自然不能送,嚴柏便將錢家媳婦送到院門外。
“媽媽,我們初六要去吃喜酒嗎?”屋內,東東仰起小臉問道。
“你想去嗎?”田寧笑問,這孩子性子安靜,但也是喜歡熱鬧的,她道,“你要是想去,那咱們初六就去吃酒。”
吃過酒也并不表示以往的一切一筆勾銷,不過能維持表面的平和,畢竟人情世故,最好不要將事情做絕,除非結下死仇無法化解,那就要一桿子打死。
她與牛家,還到不了這地步。
就連王淑珍,只要她不再招惹她,她就當陌生人。
至于借一場酒宴來恢復交情,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五歲的東東不知道媽媽這番心理,但他也有自己的小糾結,皺巴著小臉搖頭道:“媽媽,我不想去,牛校長不喜歡我。”
東東自小是被原主帶著去學校上課的,從用背帶背著上課,到能下地后待在教室外頭等下課,后來牛校長批評原主工作不上心,要帶孩子就回家專心帶孩子,原主只能將東東留在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