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內。
看著她下了梯子,坐在案桌旁,手中依舊緊握著那名為《一個傳說》的書籍,她翻了翻,有些可惜的嘆氣。
南宮祤遂也行步過去,一坐,他緩道:“這幾本書的著作人皆為林曉武,你對他的書倒頗有興趣。”
“只是覺得他見解獨特,書中對國政商貿的言論,亦是引人深入。”她道:“方才偶然見到這本《一個傳說》,竟也是他所作,不成想,他寫長篇故事也蠻有趣味。”
頃頓,她又道:“這諾大的天一閣,竟無此書下冊,你說,這下冊會在何處?”
他卻輕音:“也許,此書已無下冊。”
她不解:“為何?”
他憶起一些事,道:“我聽聞,這是他生前寫的最后一本書,當年臨摹了百冊,但大多人看不懂,云里霧里,通篇不知書中到底在講述什么,世人便以為是他死前所作的瘋癲之書,不值得一閱,因此這書被世人逐漸丟棄冷落,鮮少有人會收藏。”
玲瓏好奇:“你能收藏此書,應當也是明白它的精髓。”
“林曉武一生所著書籍約有三四十冊,其中多為涉及朝政時局,軍事外交,商貿互通,文化流傳,他善于運用小篇對話描述,有些書冊雖言詞不多,犀利至極,但卻又句句精妙絕倫,韻味無窮,連我父王都對他極為贊賞,認為他所提出的見解言論是世人罕有,此人才華無雙,有治世之能,據說林曉武每次出書,東明帝都大力支持,還以其書中言論治國理朝,不過可惜,他一生并未入朝為官。”他瞄著燭火:“他所著書籍,我也看過不少,但這本,沒讀過。”
玲瓏聽他說完,更是對這林曉武莫名崇拜,遂對南宮祤道:“那你應該讀一讀,挺有意思的。”
南宮祤卻輕聲嗤諷:“此書無批注,書中提及的字詞令人費解,即便我父王勉強咬文嚼字,只看了幾頁便再也沒動過,你覺得挺有意思?”
“是啊。”
他略微藐視:“不懂裝懂。”
“不就是簡單的描述風花雪月的情愛,這有何不懂的。”玲瓏嘖嘖道:“此書以自身為視野描述,讀下去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只是不知這對苦命鴛鴦最后有沒有在一起。”
他有些猶疑:“……你真的懂?”
“雖然其中詞語極為費解,但稍微猜一猜便知是何意思了。”玲瓏面帶著微笑:“書中言語事關情愛,王上比我聰慧,自然比我更懂,王上不妨讀一讀。”
一聽言,他果然面色微硬,拒絕道:“即是些風花雪月之事,不看也罷。”
玲瓏惋惜道:“既然王上不看,此書壓著發霉蛀蟲也是可惜,不如,王上將其贈予我如何?”
他這才聽出了她方才話中之意。
她猜中那些有關男女情愛的故事,他肯定不可能會去讀,才如此言語激將,又故作惋惜,目的是想要這書。
“你不是已看了一遍?”
玲瓏道:“內容有趣,百讀不厭。”
月下。
玲瓏與南宮祤出來書閣,已是亥時三刻,閣中侍童如是大赦,恭送走這兩位貴人,將書閣落鎖。
月色通圓,黍洱跟在后頭不遠處,兩人則在前頭慢悠悠散步,玲瓏將書卷成卷,捏在手中,時不時偷偷瞄著他。
如此月色如此夜,和一位君王靜悄悄的在園子里散步,還真是說不出來的……詭異。
總感覺哪里怪怪的。
“黍洱。”
只聽他喚了一聲。
黍洱耳力一向極好,哪怕隔的老遠,哪怕南宮祤聲輕如風,也能時時刻刻捕捉到,一聽叫喚,快步上來。
撇到黍洱手中拿了一件衣袍,玲瓏以心中不免好笑,這一個大男人怎還隨帶披風,只怕是嬌生慣養,比較俱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