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忙答道:“是在陜西境內終南山下的小鎮。”那和尚沉吟片刻,才答道:“我知曉了,那應當是我寺去北少林知會交通的弟子。若非如此,我們這邊的僧人是不會出去那么遠的。你要是尋他,就去北少林吧。你要捐的香油錢,自去捐了吧,老僧不送。”
李莫愁急道:“不知道寺中可有其他僧人有此等醫術,我們千里迢迢過來,已經費了不少時日,我家小姐的病情再耽誤不得了。”
那老僧嘆息一聲:“施主還是去吧,你說的其實不是醫術,是以內功喚人,莆田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寺,雖然有南少林的稱號,但有了點功力的僧人都要去北少林進藝,如今寺中余下的都是老弱,老衲也是無法。”
這老僧說完這話,靜默無比,再也不出一聲,李莫愁急火攻心,他們從陜西一路南行,也曾經經過河南境內,如今再折回去,讓這趟福建之旅如同畫蛇添足般,恨的人牙疼。林朝英多耽擱幾日,這病情又要重幾分,只是現在南少林的人也告知自己實情,她只好俯身稱謝,回去告訴阿玉其中原委。
兩人又折返到河南境內,此時林朝英身子骨瘦如柴,就似一陣風都能吹走般。這一日終于到了少室山下,李莫愁看著山上青松顆顆,連成一片墨青色的海洋,心情激蕩,眼淚差點沒出來。
兩人在山半腰的亭子里被知客僧人攔下,那僧人瞧瞧阿玉,雙手合十道:“女施主請回。”阿玉早知道這里的規矩,因有求于少林寺,所以并不多話,老老實實留下來,只讓李莫愁上去。
幾月奔波,李莫愁早被阿玉當成是主心骨,打尖住店,停止行走,乃至待人接物,都是李莫愁出頭,如今李莫愁帶上面具,除了身量太過瘦小,平素都被人當作是一個十三四的少年對待,倒是不嫌突兀。
李莫愁對著阿玉咧嘴一笑:“阿玉姐姐,你在這里等著,我去去就回。我回來一定把寺里好玩的都講給你聽,將來我回家學會了畫畫,再畫出來給你看。”
阿玉對著李莫愁揮揮手:“鯤兒,早去早回。”
原來李莫愁嫌自己扮作男子叫李莫愁不太好,就想起當日和歐陽克在白駝村中玩耍時化名為歐陽大鯤,便讓阿玉叫自己李大鯤。
知客僧人看李莫愁一個小娃娃,看起來沒一點武功,也沒攜帶兵刃,只是想上山游玩的樣子,也沒制止。阿玉在亭子里坐下等著李莫愁回來,那兩個僧人為了避嫌,索性出了亭子站在亭外。
李莫愁進了寺中,只見這里古柏沖天,高檐黃瓦,時聞鐘鼎鐃鈸之聲,又有佛號聲聲入耳,香煙絲絲飄散,端的是氣象宏大無比。那正殿是釋迦牟尼寶相莊嚴,偏殿里又有觀音持瓶臨水秋波,更不說一百零八羅漢像,氣度各異,又有各座前童子相貌精巧,栩栩如生。
瞧了半天,李莫愁眼睛都有些發花,終于逮到一個僧人,問他莆田少林寺來的和尚在哪里,那和尚瞧了李莫愁一眼,搖頭道不知,說少林寺里掛單的和尚太多,他也是前幾日才到的。
李莫愁一路尋去,忽然聽見一陣呼喝聲,像是有人在練習拳腳功夫,循聲尋去,只見十幾個小和尚正在打拳,旁邊一個中年和尚在看著,時不時下場指教幾下。
瞧見李莫愁朝自己跑過來,那中年和尚道:“不知道小施主何事。”
李莫愁問道:“不知道這位高僧可是少林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