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人之間的較量,林穎本想阻止,但見事已至此,終還是沒再作聲。
主要是小師弟表現出來的沉穩跟自信,讓她有點詫異。
分明就是在故意激張辰上當。
這說明十拿九穩。
但這表戒剛出土不久,連她都沒見過,更沒聽過。
為何李重樓會這么有底氣?
她也想看看究竟。
“我看你怎么死!”張辰后知后覺,依然滿臉得意。
在他的認知里,就連華科院考古研究所里的那些大師們都搞不懂的神秘文物,一個當鋪里的小朝奉,有什么資格弄懂。
就算他是奇人林震東的徒弟,但林震東可是身在獄中,哪有功夫教他。
再說了,林穎這個親生女兒還不是一樣不懂。
李重樓面不改色,目光落在表戒上,淡淡說道:“北宋時期,桂省曾有一鎮名為大圩。”
“此古鎮始建于北宋初年,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國,史上又曾名長安市、蘆田市。”
“在明代,大圩便是桂省四大古鎮之一,泊船兩三百艘。”
“其貿易之昌盛可見一斑!”
聞言,張辰的瞳孔慢慢放大,竭力掩藏著其中的震驚之色。
故作不懂問道:“我讓你說它的來歷,你說大圩鎮干嘛?”
表面看似平靜,實則心中已然波濤洶涌。
因為這只表戒,正是出土于大圩鎮周邊的明代古墓,他們前幾天去考古的地方。
“小師弟,你的意思是這只表戒是從外國通過貿易途徑,來到我們華夏?”林穎若有所思。
她雖也震驚李重樓不問自知她這次考古的地點,但更多的是思考李重樓話背后的意思。
話音剛落,便聽張辰斷言道:“不可能,手表這東西,出現的歷史也不過一百多年!”
“當時跟我們在一起的華科院武老師就說過,這只表最少也有四百到六百年的歷史。”
“分針時針俱全,上面還刻有清晰的英文,這不符合邏輯!”
拿回來之前,他便一直在研究此物。
李重樓說的話他不是沒考慮過,但按常理根本行不通。
“所有人都有認知障礙,我不怪你。”李重樓等他說完,嘴角浮起一抹弧度:“手表最核心的堆件,便是那套擒縱系統。”
“就如電腦里的主板、CPU、聲顯卡等一系統的集合。”
“外觀便如機箱一般,隨著時代更替,不停地在變換形狀,如筆記本、一體機。”
“手表有史可考確實出現在100多年前,但不代表鐘表的歷史就這第短。”
“我曾查閱過無數資料,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在《華夏科學技術史》一書里,曾講述過一段被淹沒了六個世紀的歷史。”
“他說當西方鐘表在17世紀進入華夏時,其實我們華夏裝配的‘擒縱機構’雛形就早已出現在600年前。”
“公元1088年,宋代科學家蘇頌跟韓工廉制造了天文觀測儀器—水運儀象臺。”
“它是把渾儀、渾象跟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巨形裝置,高約12米,7米見方,分為三層。”
“上層放渾儀,進入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模擬天體運轉做同步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