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習慣生物,修煉羊皮卷心法,已經成了李重樓的習慣。
大腦不思考時,才能心安。
而習慣正是給人提供心安的最好方式。
一夜安眠,第二天人員聚齊時,已過八點。
雨城的生活節奏奇慢,八點之前街上只能看見做早點生意的人,空空蕩蕩。
張辰開車,載著一行人朝城外二十公里的紅豆谷駛去。
天上下著綿綿細雨,雖然粘濕,卻不讓人討厭。
這便是雨城的雅雨。
“到了!”
當車駛在紅豆谷僅有一車寬,蜿蜒扭曲的水泥路上開了近半個小時后,趙政指著不遠向山腰插著紅旗的地方說道。
神情顯然有些興奮。
對他們這些考古工作者而言,工作就是生活中最熱愛的事情。
沒什么比發掘保護一座古墓更讓人激動。
山腳下,有一家農家樂。
竹木結構,畫紋石的墻體,古樸素雅。
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坐在屋前抽著煙桿。
見幾人過來,悠悠起身迎接。
“鐘叔,又來打擾了。”趙政夫婦顯然是老熟人,笑著迎了上去。
其他人四處打量著。
李重樓跟林穎的目光,同時落在門前小水溝的過河石板上。
那是一塊寫滿繁奧小字的石板。
“唐古特文。”李重樓認出其中幾個,看向林穎。
后者點頭道:“應該表意體系,漢藏語系的羌語,我研究的不多。”
“這種語言已經失傳,除非專門針對性研究,否則就是死文字。”
所為死文字,又稱天書。
故名思意,無人能識。
話音還未落,宋教授便已經掏出放大眼,兩眼發光蹲到在地細細查看。
“林穎說的沒錯。”趙政聲音傳來:“這座西夏古墓之所以能被發現,跟這塊石板有著莫大聯系,當初就是看到它上面的羌文跟現今存在的羌文有很大區別,我們才動了搜索蒙頂山腳的念頭。”
王麗霞在陪著老者有說有笑,他卻回到宋教授身邊。
李重樓心里一動。
早在路上,他便細心觀察過這個團隊的職能分配。
趙政夫妻跟宋教授有官方背景,一個是當地項目負責人,另一個是國家級權威。
程功是宋教授的助手,擅長教課書式發掘跟保護。
張辰是資金提供人,富二代,同時自己也是考古專業出身。
師姐林穎則是繼承父業,對古董文物十分熟悉。
各有各的分工,再加個他進來,未免就顯得有些多余。
除非有什么不認識的古董文物需要覽定,可能師姐也是出于此番考量,才力主讓他進入團隊。
但現在看來,文物先不提,光是文字就足夠了。
他前世所學包羅萬象,古董文物鑒定涉及的知識太多,光是語言類他就熟悉一百多種。
其中之一,正是這已經失傳的唐古特文。
看來冥冥中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