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藤椅上,剛剛坐下兩個中年男人。
看上輪廓似乎不是漢族的,皮膚較黑,臉型方剛。
一人點了一杯清茶,從隨身包里掏出一塊黑乎乎的礦石,約有四十公分寬。
礦石上面,點綴著一顆顆翠綠色的晶體。
晶體密布但個頭不大,陡眼一瞟,最大的一顆晶體可能只有孩子的小拇指頭大。
“這鬼石頭,我查了好多資料,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其中一個長著絡腮胡的用雨城本地話說道。
另一個戴著卷邊帽,戴著眼鏡的把石頭拿在手里,看了幾秒搖了搖頭:“我在市場也沒見過這東西。”
“不過看顏色倒是挺翠,很像翡翠帝王綠,說不定能賣個好價錢。”
“怎么可能,這邊又不產翡翠。”絡腮胡當即否定。
“我試試看。”眼鏡男拿出口袋里的鑰匙,在石頭上劃了幾下。
黑色的礦石一劃就是個印子,但綠色的顆粒卻很堅硬,沒痕跡。
隨即說道:“這綠色的東西硬度不錯,你打算怎么處理?”
“賣啊,你知道我正缺錢,幫我找找下家。”絡腮胡一臉愁苦:“要不是我老婆住院,怎么可能翻箱倒柜把小時候撿回家的東西拿出來賣。”
“我差點都把它扔了。”
接著,兩人便開始談心理價位。
李重樓看了一眼后便回過頭,靜靜聽著。
林穎則對他使了個眼色,然后等那兩個人談的差不多了,伸手打了個招呼:“兩位大哥,這塊石頭能不有給我們看看?”
聞言,兩人齊齊朝她看來。
本來還嚴肅沒有表情的臉,在看到林穎打扮時髦,氣質颯爽后,頓時擠出笑容。
“來看嘛。”眼鏡男招呼道。
“走,看看去。”林穎故意叫著李重樓。
其實那石頭她也看不懂,但久經浸染,早已明白現在這個市場。
寶玉石以色為貴,一紅二黃三綠四白。
只要顏色飽和度夠高,就有價值。
當然,實際價值還要取決于硬度、透度、成分、保有量等各種因素。
林穎對古玩稍有涉獵,但對寶玉石并不精通。
可李重樓不一樣,他潛心古玩幾十年,雖不敢說門門都精,寶玉石、瓷器、書畫這些大類,卻都是強項。
在第一眼看到這塊石頭后,沉穩的心境便有了一絲浮動。
今天本是來尋寶,本以為要空手而歸,沒想到最后還來了件珍品。
自然而然跟著林穎坐到了那一桌。
林穎拿著石頭掂了掂,挺重,看了幾眼后推給了李重樓。
李重樓碰都沒碰,只是掃了一眼。
問道:“我們要是想買這塊石頭,能不能便宜點?”
剛才兩人談的心理價位是二十萬。
心理價跟實際成交價,那是天壤之別。
這兩人根本不懂這東西,純粹是在亂叫價。
“你能出多少?”眼鏡男打量著李重樓。
雖然現在年輕人接觸寶玉石早,但二十歲左右想搞出什么明堂,很難很難。
而且多半都只精通一樣,從小跟師父學,日夜打磨雕琢才有點成就。
連他都不認識的東西,李重樓怎么可能認得。
既然認不得,那又怎么可能出個好價錢。
跟心里預期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