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就眼中滿是驚疑。
如果說之前覺得李重樓太年輕,只是礙于行之集團身份客套應付的話。
那這一句,就讓他覺得李重樓不簡單了。
“李副總的依據是什么?”
言下之意,就是東西都沒亮出來,李重樓是怎么知道的。
“武陽一兩是戰國錢,早在八九十年代銅錢大熱時,已經被炒上天價。”李重樓答道:“那些鏟地皮的恨不得掘地三尺找財富。”
“全國傳承有序的武陽,大多已經入了博物館跟私人大藏家手里。”
“前些年一枚炒到了五百多萬,普通人難以觸碰。”
“舒玉縣歷史悠久,不乏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墓,雖到戰國時隸屬楚地,但與趙國通商,武兩被帶到這里并不奇怪。”
“不過我也只是猜測,要看到實物才能做準。”
實際上,李重樓心里冷笑不已。
行之集團干的就是販賣文物的買賣,接觸最多的就是盜墓賊。
黃成就能搭上行之集團這條線,當然跟盜墓賊接觸頻繁,手里的東西極大可能都是從地里掘來的。
“佩服佩服,想不到李副總年輕有為,眼力還這么毒。”黃成就笑著恭維道:“不過我的那枚武陽錢,可跟市面上收藏的普通貨不同。”
“李副總可要掌掌眼?”
他被李重樓幾句話壓了風頭,心里頓時升起展現自我實力的意識。
俗話說就是炫耀。
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但這舉動卻正中李重樓下懷。
眼睛微亮:“好啊!”
他來這就是為了尋寶,現在確定了黃成就手里有寶,而且還不是普品。
這不正合他意么。
“李副總稍等,我去去就來。”黃成就撮著手起身離開。
李重樓并不著急,邊喝茶邊等,十幾分鐘后黃就成捧著個鉛盒疾步走來。
把鉛盒放在桌上,輕輕打開,亮寶道:“讓李副總久等了,請上眼。”
鉛盒里,是小塊毛毯墊子。
墊子上放著一枚三孔布錢,大小正跟盒子內徑一般。
上面文字清晰,面文“武陽”兩字,上下書寫。
右側邊緣有一塊紅色土沁,幣面精美完整。
“竟然是錯幣!”李重樓看到這枚錢時,心頭猛地一動,眼神大亮。
黃成就說的沒錯,這枚武陽一兩,不同凡響。
正牌的武陽一兩他親眼見過,出土于常山地區,武陽的陽字分成左右兩邊。
在武字下方,形成三足鼎立之態。
背首穿孔上鑄有“十五”字樣,背文“一兩”字體稍微傾斜。
這種三孔幣,全球也就才發現三十多枚。
可見其稀有。
而且有個顯著特性,純手工打造,并不是批量生產的制錢。
所以每個刻字都有稍許差別。
而黃成就這枚,武陽的陽字,右邊繁體的“易”竟多了一撇。
這意義可就完全不同了!
雖然這種出土文物,是不能上拍的。
但在黑市里,卻有市無價,一物難求。
普通的武陽一兩已能拍出五百萬高價,像這種錯牌,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黃成就手里這枚,絕對堪稱珍品。